說起牛膝與川牛膝相信很多人對它們并不是很了解,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這兩者是什么,也有人疑問兩者是一樣的嗎?中醫里頭的有些藥材名字相似但兩者并非同種藥材,其功效也完全不同;就如牛膝與川牛膝而言,并不是同一種植物,不過兩者對于孕婦來說都是禁用品,那么牛膝和川牛膝的區別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牛膝的別名為懷牛膝、牛髁膝、山莧菜、對節草、紅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本品為莧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曬至干皺后,將頂端切齊,曬干。
川牛膝的別名為甜川牛膝、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白牛膝、拐牛膝、龍牛膝。本品為莧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炕或曬至半干,堆放回潤,再炕干或曬干。
牛膝呈細長圓柱形,稍彎曲,上端稍粗,下端較細,長15~50(90)cm,直徑0.4~1cm。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細微的縱皺紋、橫長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受潮則變柔軟,斷面平坦,黃棕色,微呈角質樣而油潤,中心維管束木部較大,黃白色,其外圍散有多數點狀的維管束,排列成2~4輪。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
川牛膝呈近圓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cm,直徑0.5~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向突起的皮孔。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牛膝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的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癥瘕,肝陽眩暈。
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具有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兩者孕婦皆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