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是我們餐桌上比較常見的食材,一般人們是使用甲魚來燉湯,對于甲魚的肉是不怎么食用的;甲魚肉的味道也并不是特別的出色,但是甲魚本身是一種大補的東西,身子虛的人是不適合冒然吃這種食物的;水紅花子是一種常見的藥材,那么水紅花子燉甲魚的功效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甲魚的營養價值
鱉渾身都是寶,鱉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
《名醫別錄》中稱鱉肉有補中益氣之功效。據《本草綱目》記載,鱉肉有滋陰補腎,清熱消淤,健脾健胃等多種功效,可治虛勞盜汗,陰虛陽亢,腰酸腿疼,久病泄瀉,小兒驚癇,婦女閉經、難產等癥。《日用本草》認為,鱉血外敷能治面神經,可除中風口渴,虛勞潮熱,并可治療骨結核。鱉血含有動物膠、角蛋白、碘和維生素D等成份,可滋補潛陽、補血、消腫、平肝火,能治療肝硬化和肝脾腫大,治療閉經、經漏和小兒尺癲等癥。鱉膽可治痔漏。鱉卵可治久痢。鱉頭焙干研末,黃酒沖服,可治脫肛。鱉的脂肪可滋陰養陽,治療白發。現代科學認為,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膠原蛋白和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有養顏美容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關于水紅花子的功效與作用在許多的醫學著作中都有提到,《別錄》:主消渴,去熱,明目,益氣。《滇南本草》:破血,治小兒痞塊積聚,消年,深積,療婦人癥。《品匯精要》:"明眼目,消瘡毒。《國藥提要》:去熱,治煩渴及頸淋巴腺炎。《藥材學》:清肺化痰,降氣通便,透疹。治痰嗽喘咳,大小便不利,麻疹不透。《上海常用中草藥》:散血,消積,止痛。新疆中草藥手冊:健脾利濕,清熱明目。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頸淋巴結核,脾腫大,消化不良,腹胺胃痛,小兒食積,結膜炎。
此外水紅花子還可以治腹中痞積:水紅花或子一碗,以水三碗,用文武火熬成膏,量大小攤貼,仍以酒調膏服。忌葷腥油膩。(《保壽堂經驗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水紅花子五錢,大腹皮四錢,黑丑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治脾腫大,肚子脹:水紅花子一斤,水煎熬膏。每次一湯匙,一日二次,黃酒或開水送服。并用水紅花子膏攤布上,外貼患部,每天換藥一次。(《新疆中草藥手冊》)治瘰疬,破者亦治:水葒子不以多少,微炒一半,余一半生用,同為末,好酒調二錢,日三服,食后夜臥各一服。(《本草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