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出現了疾病之后都比較喜歡選擇中成藥物來進行治療,這是因為中藥材不會給人體造成副作用,海金沙就是中藥材的一種,如果我們身體免疫力低下的話,就會導致很多疾病的出現,現在大多數的藥物都有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一些保健藥品也是如此,在這些藥物中大多數都含有海金沙成分,那么這種海金沙功效都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海金沙為海金沙科植物的成熟孢子。有清熱解毒,利水通淋的功效。功能主要為治尿路感染,尿路結石,白濁,白帶,肝炎,腎炎水腫,咽喉腫痛,痄腮,腸炎,痢疾,皮膚濕疹,帶狀皰疹。主產廣東、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廣西、福建、陜西等地亦產。海金沙的采集也是很有講究的:選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時,割下莖葉,放在襯有紙或布的筐內,于避風處曬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動,使葉背之孢子脫落,再用細篩篩去莖葉即可。
海金沙為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狀,棕黃色或淡棕色,質極輕,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即由指縫滑落;撒在水中則浮于水面,加熱后逐漸下沉;易著火燃燒而發爆鳴及閃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黃棕色、質輕光滑、能浮于水、無泥沙雜質、引燃時爆響者為佳。
據《本草經疏》記載:海金沙,甘寒淡滲之藥,故主通利小腸,得牙硝、梔子,皆咸寒苦寒之極,又得蓬砂之辛,所以能治傷寒熱狂大熱,當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義也,淡能利竅。
故治熱淋,血淋、膏淋等病。又據《本草述》記載:海金沙,方書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癥,詎知其種種所患,皆本于濕土之氣不能運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結聚于水道有如是耳,豈可徒取責于行水之臟腑乎?試觀東垣治脾濕方,更如續隨子丸之亦治通身腫滿、喘悶不快者,則可以思其功之所主,固不徒在行水之臟腑矣。
現代研究發現海金沙中含有揮發油類、黃酮類、酚酸類、苯丙素類、三萜類、甾類和脂肪酸類等化學成分,具有利膽、降血糖、防治尿結石、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抗雄性激素等藥理作用,可考慮深入開發相關的新藥、保健品、口服液等產品。目前在飲料行業應用也較多,如已上市的消暑排石飲料、王老吉等市場認可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