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往往一個詞語中一個字不一樣,詞語的意思也會不一樣,就像海浮石與浮海石,它們兩者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物質,但是它們兩者之間字面上意思好像是一樣的,海浮石是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成,亦即以SiO2為主要成分的類似玻璃組成的礦物,因多采自海水,則亦可能含有氯、鎂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質,而浮海石是一種由火山噴發出的巖石,主要由玻璃質構成,偶然含少量結晶質的礦物,但總的化學成分和流紋巖相似,以SiO2為主,其次為Al2O3、K2O等,連最簡單的化學式都差距如此之大,那么它們的功效呢?
海浮石的功效為清肺火,化老痰,軟堅,通淋。治痰熱喘嗽,老痰積塊,癭瘤,瘰疬,淋病,疝氣,瘡腫,目翳。清肺化痰,軟堅散結。1、陶弘景:止咳。2、《本草拾遺》:主渴。3、《日華子本草》:止渴,治淋,殺野獸毒。4、《本草衍義》:水飛,治目中翳。5、朱震亨:清金降火,消積塊,化老痰。6、《綱目》:消癭瘤結核疝氣,下氣,消瘡腫。7、《本草正》:消食,消熱痰,解熱渴熱淋,止痰嗽喘急,軟堅癥,利水濕。
浮海石的功效為肺熱咳嗽、老痰積塊、癭瘤瘰疬。1、朱震亨:海石,治老痰積塊,咸能軟堅也。2、《綱目》:浮石,氣味咸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3、《本草拾遺》:水花主渴,遠行山無水處,和苦栝樓為丸,朝預服二十丸,永無渴。4、《本草衍義》:石花,白色,圓如覆大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細文起。錚錚然有聲,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難得。其體甚脆,不禁觸擊。5、《綱目》:浮石,乃江海間細砂水末凝聚,日久結成看,狀如水沫及鐘乳石,有細孔如唆案,白色體虛而輕。海中者昧咸,入藥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