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名字里有海字的呢,不一定就跟海有關系,名字里沒有海的也不一定毫不相干,今天的主角就是海桐皮,是傘形目五加科植物,灌木或喬木,高2-5米,又稱鵲不踏(《本草綱目》),虎陽刺(浙江土名),海桐皮(蘇北土名),鳥不宿(蘇南土名),通刺(福建土名),黃龍苞(四川寶興土名),生于森林、灌叢或林緣路邊,垂直分布從海濱至海拔2700米,生于海拔400-2700m的雜木林中,分布廣,甘肅、陜西、山西、河北、云南、廣西、廣東、福建均有分布,其莖皮、白皮、根均可藥用,海桐皮的功效主要有哪些?
遼東楤木,為五加科楤木屬植物,又名龍牙楤楤木、刺嫩芽、刺老芽、刺龍鴉、老虎刺、樹頭菜等,為五加科楤木屬多年生亞喬木植物,是我國東北地區餐桌上常見的山野菜之一。傳統藥用部位為根皮和樹皮,以前認為其具有補氣安神、強精滋腎、祛風活血、除濕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療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肝炎等癥。
主治神經衰弱、風濕性關節炎、肝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炎水腫、糖尿病及陽虛氣弱、慢性病氣虛無力、顱外傷后無力綜合癥、腎虛陽萎等癥。還有降血壓、降血糖及抗放射的作用。常用量:煎湯10~25克(鮮品50~100克)。在對遼東楤木成熟葉片中分離出數十種皂苷類化合物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皂苷類化合物作用于人肝癌、肺癌、卵巢癌、結腸癌、口腔上皮癌等疾病的重要規律。科技部已將此課題作為中醫藥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并撥付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課題組與英國帝王學院繼續開展抗腫瘤機理及臨床應用研究。
治神經衰弱楤木根皮10克,水煎服。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楤木根皮5公斤,加水250公斤熬成流浸膏。每次服3~5毫升,每日3次。治筋骨痹痛楤木根皮100克,用白酒500克浸泡1周后服用,每次服1酒盅(3錢裝)。外用止血即將根皮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