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藥材都是由綠色植物的根莖提供的,這也充分的體現了我們藥材的多樣性,但是這也出現了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就是很難辨別,比如關木通,為馬兜鈴科植物東北馬兜鈴的干燥藤莖,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曬干,主產于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用于口舌生瘡,心煩尿赤,水腫,熱淋澀痛,白帶,經閉乳少,濕熱痹痛,那么,怎么辨別關木通圖片呢?
本品呈長圓柱形,稍扭曲,長1~2m,直徑1~150px。表面灰黃色或棕黃色,有淺縱溝及棕褐色殘余粗皮的斑點。節部稍膨大,有1枝痕。體輕,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黃色或淡黃色,皮部薄,木部寬廣,有多層整齊環狀排列的導管,射線放射狀,髓部不明顯。摩擦殘余粗皮,有樟腦樣臭。氣微,味苦。
用于治療膀胱濕熱,小便短赤,淋瀝澀痛:與車前子、滑石等配伍,如八正散。用于治療心火上炎,口舌生瘡,或心火下移于小腸而致的心煩尿赤:與生地黃、甘草、竹葉等配伍,如導赤散。
關木通中的馬兜鈴酸成分可能導致腎損害。藥典方中的關木通劑量很小,按常用劑量短期內使用不大可能對腎功能造成損害。但馬兜鈴酸可在體內積蓄而引起慢性腎損傷,即使常規劑量長期使用也可引起腎衰竭。所以不可多用、久服,腎功能不全及孕婦忌服。
目前在我國,除了云貴川以外大部分地區的人們,使用的中藥木通主要是指關木通,而據考證,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場常見、臨床常用的關木通,與《神農本草經》等古籍中所記載的木通雖同名為木通,但并非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