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糖,纏著爸爸媽媽好久才有一顆麥芽糖解饞,可是還總也吃不夠,可是,麥芽糖真的是麥芽做的么?麥芽又是什么呢?麥芽,中藥名,多生長在北方區域,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將麥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5mm時,曬干或低溫干燥,讓我告訴您麥芽是什么。
麥芽生理特性:本品呈梭形,長8~12mm,直徑3~4mm。表面淡黃色,背面為外稃包圍,具5脈;腹面為內稃包圍。除去內外稃后,腹面有1條縱溝;基部胚根處生出幼芽和須根,幼芽長披針狀條形,長約5mm。須根數條,纖細而彎曲。質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甘。
大麥越年生草本。稈粗壯,光滑無毛,直立,高50-100cm。葉鞘松弛抱莖;兩側有較大的葉耳;葉 舌膜質,長1-2mm;葉片扁平,長9-20cm,寬6-20mm。穗狀花序長3-8cm(芒除外),徑約1.5cm小穗稠密,每節生3枚發育的小穗,小穗通常無柄,長1-1.5cm;線狀披針形,微具短柔毛,先端延伸成8-14mm的芒。
外稃背部無毛,有5脈,頂端延伸成芳,芒長8-15cm,邊棱具細刺,內稃與外稃等長。穎果腹面有縱溝或內陷,先端有短柔毛,成熟時與外稃粘著,不易分離,但某些栽培品種容易分離。花期3-4月,果期4-5月。
功效:甘,平。歸脾、胃經。行氣消食,健脾開胃,退乳消脹。用于食積不消,腹脹痛,脾虛食少,乳汗郁積,乳房脹痛,婦女斷乳。生麥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虛食少,乳汗郁積。炒麥芽行氣消食回乳,用于食積不消,婦女斷乳。焦麥芽消食化滯,用于食積不消,腹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