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為大家科普一下菜菔子和川貝這兩味中藥材,這兩味藥都是我們日常養生治病中都可以經常用到的藥,菜菔子,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蘿卜的干燥成熟種子,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搓出種子,除去雜質,再曬干;川貝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產于四川、甘肅等地,松貝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質硬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菜菔子可下氣,祛痰,消食,消積;用于咳嗽痰喘,胸悶腹脹,食積氣滯,下痢后重等癥。現代研究,萊菔子有降壓、抗菌、抗炎作用;還有祛痰、鎮咳、平喘改善排尿功能及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其在體外能中和破傷風毒素與白喉毒素。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老年性便秘,術后腹脹,小兒疳積,高血壓病等。
川貝是常用中藥,傳統的功效是潤肺、止咳、化痰,而且自古至今用藥只取其地下鱗莖。通過現代藥理作用的研究,已發現其臨床應用的新方向;通過對代用品及微量元素的研究,對解決自然資源匱乏、擴大藥用來源有著積極的意義。川貝母具有鎮咳作用。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實驗,組織培養川貝和野生川貝,3.0g/kg灌胃,30分鐘時鎮咳作用最強,止咳率大于50%,1小時后作用開始下降,直至2小時仍有顯著作用;按1.5g/kg及3.0g/kg給藥,止咳效果隨劑量加大而增強。組織培養川貝與商品川貝具有相似的止咳化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