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聽過牛黃這個詞,我們平時吃的藥中,會含有牛黃,但是你們是否知道牛黃是什么呢?牛黃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牛科動物牛肝臟的膽結石,在膽囊中產生的稱“膽黃”或“蛋黃”,在膽管中產生的稱“管黃”,在肝管中產生的稱“肝黃”,天然牛黃很珍貴,國際上的價格要高于黃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牛黃是什么吧。
牛黃完整者多呈卵形,質輕,表面金黃至黃褐色,細膩而有光澤。中醫學認為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涼。可用于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高熱神志昏迷、癲狂、小兒驚風、抽搐等癥,外用治咽喉腫痛、口瘡癰腫、尿毒癥。
牛黃多呈卵形、類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等,大小不一,其直徑為0.6~3(4.5)厘米,少數呈管狀或碎片。表面黃紅色至棕黃色,有的表面掛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有的粗糙,具疣狀突起,有的具龜裂紋。體輕,質酥脆,易分層剝落,斷面金黃色,可見細密的同心層紋,有的夾有白心。氣清香,味苦而后甘,有清涼感,嚼之易碎,不粘牙。牛黃又叫西黃、丑寶。牛的膽囊結石(少數為膽管結石),天然牛黃。我國西北、東北及河南、河北、江蘇等地均產。由牛膽汁提取加工而成的稱人工牛黃。研末沖服或入丸散。
牛黃苦涼,它的氣芳香,有良好的清熱解毒功能,且能涼肝息風定驚,清心豁痰開竅,凡熱毒或痰熱所致諸疾均可酌情應用。對于咽喉腫痛潰爛、口舌生瘡、癰疽疔毒等熱毒郁結之癥,內服外用均有良效,又善治熱病神昏譫語,中風痰迷昏厥、癲癇發狂、驚風抽搐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