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身上有許多的寶,你有沒有聽說過松節這種東西呢?對于松節大家也許沒聽說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它的另一個名字呢,松節又名黃松木節,為松科植物油松、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結節,性味歸經為苦,溫,歸肝經,功效為祛風燥濕,止痛,用于主風寒濕,歷節風痛;腳軟;跌打傷痛,松節出自《本草經集注》,《本草圖經》:方書言,松為五粒,音之誤也,言每五為一葉,松歲,久則實繁,中原雖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那究竟松節的圖片長什么樣呢?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松節主要取自油松,是一種喬木,高達25m,胸徑可達1m以上。樹皮灰褐色,呈不規則鱗甲狀型,裂隙紅褐色。枝輪生,小枝粗壯,淡橙黃色或灰黃色;冬芽,寬橢圓形,先端尖,紅褐色。葉針形,2針一束,深綠色,粗硬 ,長10~15cm,徑約1.5mm;邊緣有細齒,兩面有氣孔線;葉鞘初時淡褐色,漸變成暗灰色。雄球花序圓柱形,長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狀;雌球花序闊卵形,長7mm,紫色,生于當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圓卵形,長4~9cm,有短梗,向下彎垂,熟時淡黃色或淡褐黃色,宿存數年之久。
松節中部種鱗近長圓狀倒卵形,長1.6~2cm,鱗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多角形,橫脊顯著,鱗凸起有尖刺。種子圓形或長卵圓形,淡褐色,有斑紋,翅長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河南、山東、江蘇等地。
一般的松節,呈扁圓節段狀或呈不規則的片狀或狀,粗細不一。表面黃棕色、灰棕色或紅棕色,稍粗糙,有時帶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或有殘存的栓皮。質堅硬而重。橫斷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見有同心環紋,有時可見散在棕色小孔狀樹脂道,顯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