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可是在中藥中大名鼎鼎的一味藥,很多不了解中醫的朋友也一定聽說過鹿茸,鹿茸是名貴藥材,鹿茸中含有非常豐富的磷脂、糖脂、膠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質及鈣、磷、鎂、鈉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總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帶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是一種貴重的中藥,用作滋補強壯劑,對虛弱、神經衰弱等有療效,那鹿茸究竟怎樣吃才是最好的呢?
鹿茸的吃法有許多,下面我來一一介紹幾種比較好的食用方法,鹿茸,治精血耗竭,面色黯黑,耳聾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腳弱,小便白濁,上燥下寒,不受峻補:鹿茸、當歸等分。為細末,煮烏梅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飲送下。
若要治療精血俱虛,營衛耗損,潮熱白汗,怔仲驚悸,肢體倦乏,一切虛弱之證:鹿茸、附子各一兩。上細切,分作四副,水二盞,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溫服。服用鹿茸宜從小量開始,緩緩增加,不宜用大量,以免陽升風動或傷陰動血。陰虛陽盛者忌用。鹿茸所含激素類物質易刺激胃腸道膜,引起胃腸道反應。表現為:上腹疼痛、惡心、出冷汗,嚴重時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還可引起過敏、面色蒼白、心慌、氣短、胸悶、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鹿茸的有效成分會與水果和蔬菜中的酸發生反應而被破壞,因而屬配伍禁忌:凡患新感染而發熱的疾病和突然發生劇烈痛癥的人,都屬暫忌。還應該注意的是,凡體格壯實而無需服食的人或食過量的人,都容易引起頭脹、胸悶反應。須立即停藥觀察,而不可強行續用。鹿茸藥力較強,建議平時可以用枸杞子做茶泡飲可起到較好的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