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通聽起來并不像一個中藥的名字,相信很多人第一眼聽到這個名字都會有這樣的想法,路路通果序圓球形,直徑2-3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多數尖刺狀,宿存齒及鳥嘴狀花柱,常折斷或彎曲,除去后則現多數蜂窩小孔;基部有圓柱形果柄,長3-4.5cm,常折斷或僅具果柄痕,小蒴果頂部開裂形成空洞狀,可見種子多數,發育不完全者細小,多角形,直徑約1mm,黃棕色亞棕褐色,發育完全者少數,扁平長圓形,具翅,褐色,體輕,質硬,不易破開,氣微香,以個人、色黃、無泥、無果柄者為佳,想知道路路通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治風濕肢節痛: 路路通、秦艽、桑枝、海風藤、橘絡。水煎服。治臟毒: 路路通一個。煅存性,研末酒煎服。治癬: 楓木上球十個(燒存性),白五厘。共末,香油。 治蕁麻疹: 楓球一斤。濃汁,每天三次,每次六錢,空心服。治療耳內流黃水: 路路通五錢。煎服。
本品味苦微辛,能疏肝行氣,活血通絡,故可用于腹脹痛、婦女月經不調、乳結、乳汁不通等證。凡肝郁氣滯,胃脘脹痛者,可與木香、佛手、枳殼等配伍,以理氣和胃;少腹疼痛者,可與川子、延胡索、柴胡等同用,以疏肝止痛。凡婦女氣滯血,月經不調者,可與當歸、香附、益母草等相合,以行氣活血;凡肝經郁滯,乳結,脹痛者,可與青皮、絲瓜絡、穿山甲等相配,以疏肝通絡;凡產后乳汁不通者,可與王不留行、漏蘆、通草等并施,以通絡下乳。
本品苦辛微香,能祛風燥濕、通利水道,故常用于風濕痛、肢體麻木、手足拘攣、水腫、小便不利、癰腫濕疹等證。凡風濕痛、肢體麻木、手足拘攣者,可與獨活、木瓜、當歸、雞血藤等配伍,養血。凡水腫、小便不利者,可與茯苓皮、澤瀉、車前子等同用,以利水消腫。凡癰腫、濕疹等證,則可與蒲公英、黃柏或苦參、蛇床子等相合,以清熱解毒或除濕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