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炎作用
七葉皂甙粉末對致炎物質如:鹿角菜,葡聚糖、醋酸、卵蛋白等引起的大鼠腳掌浮腫;對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紅斑;醋酸引起的腹腔內色素漏出,羧甲基纖維素引起的炎癥囊腫所致的蛋白滲出和白血球游走,以及福爾馬林濾紙法引起的肉芽腫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娑羅子總皂甙經不同給藥途經均具有抗小鼠急性減壓缺氧作用。即由腎上腺素造成小鼠降低減壓耐缺氧的情況下,仍有較強的抗低壓缺氧作用,腹腔注射或口服總皂甙均能顯著改善由二甲苯導致小鼠耳朵的炎癥滲出,其抑制率腹腔注射為87.5%,口服為84.7%。提示娑羅子總皂甙有抗炎作用。又有報道娑羅子皂甙具有抗蛋白的腫脹、抗急性滲出、減少毛細管通透性的作用。經對大鼠蛋清性關節炎影響的實驗表明,給予娑羅子皂劑量5mg/kg,2-6小時內均具抑制大鼠蛋清性關節炎作用(P<0.01)與氫化可的松20mg/kg的抗腫脹作用基本一致。娑羅子皂甙可增加大鼠腎上腺與萎縮胸腺重量,一次給藥后使大鼠腎上腺內維生素C含量明顯降低,因此其的抗炎作用可能與腎上腺皮質有關。
2.消腫作用
七葉皂甙對三乙基錫硫酸鹽(Trietyistannous-sulfate)引起的大鼠腦水腫有保護作用,葉皂甙能抑制大鼠由于熱傷害引起的水腫;能明顯降低因結扎兩側外頸靜脈所致的水腫及水鈉潴留也可抑制因氯仿引起的兔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靜脈注射七葉皂甙能阻止大鼠由于皮下注射鹽酸組胺引起的血管擴張。娑羅子皂甙可抑制組胺所致的小鼠毛細血管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3.促皮質甾酮作用
經大鼠腹腔注射B-七葉皂甙5mg/kg可使血漿中的皮質甾酮及血糖明顯增高,B-七葉皂甙能引起促皮質素(ACTH)的分泌,從而導致了皮質甾酮合成及從腎上腺分泌及質甾酮的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