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一枝蒿源于云南,是四川民間廣為流傳和使用的跌打、療傷的止痛藥。雖對于跌撲腫痛、風濕紅腫,特別是各種內外傷疼痛,內服外搽具有立竿見影的奇特療效,但毒性很大,用之得當治病,用之失當致命,民間常因誤服或服用過量而導致中毒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雪上一枝蒿甲、乙、丙、丁素均有鎮痛作用,伏毛鐵棒錘總生物堿的鎮痛作用較強;3-乙酰烏頭堿是一種不成癮鎮痛劑,對炎性腫脹、滲出及棉球肉芽增生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伏毛鐵棒錘總堿具有較強的局部麻醉作用;雪上一枝蒿對蛙心有近似洋地黃樣作用,其所致心功能障礙,可被阿托品拮抗;一枝蒿甲、乙對心呈烏頭堿樣作用;宣威烏頭有抗腫瘤作用;準葛爾烏頭堿和歐烏頭堿具有抗生育活性;鐵棒錘可引起心律失常和血壓下降。
性狀鑒別
⒈ 短柄烏頭 塊根呈短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7~7.5cm,直徑0.5~1.5cm。子根表面灰棕色,光滑或有淺縱皺紋及側根痕;質脆,宣威烏頭易折斷,折斷面為白色,粉性,有黑棕色環。母根表面棕色,有縱皺溝及側根殘基; 折斷面不平坦,中央裂隙較多。氣微,味苦麻(有毒!)。以質硬脆、斷面白色、粉性足者為佳。
⒉ 鐵棒錘 子根呈圓錐形,長2~5cm,直徑0.5~1.5cm。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多數平滑或稍有縱皺紋,有側根痕。質硬,斷面白色有粉性,少數為角質樣黃色。母根呈紡錘狀圓柱形,長5~10cm,直徑0.5cm。表面具細縱皺紋,頂端留有莖的殘基及子根痕。氣微,味麻。
⒊ 宣威烏頭 塊根呈紡錘狀圓柱形,有分枝。長5~7cm,直徑1~1.5cm。表面棕色至深棕色或因表皮脫落而呈淺色花紋,有細縱皺紋及少數側根痕。質較脆,易折斷,折斷面平坦,可見圓形淺棕色形成層環。氣微,味麻。
顯微鑒別
短柄烏頭
⒈ 短柄烏頭 子根(直徑7mm)的橫切面: 后生皮層為棕色薄壁細胞,皮層窄,有少數石細胞,內皮層明顯,韌皮部寬廣。形成層環鐵棒錘呈近圓形或五角形。木質部束略彎曲,成對排列成八字形,位于五角形環的角隅處,中央有髓。皮層較寬,有裂隙,外圍有石細胞散在,內皮層為一列細胞,韌皮部狹窄,形成層不明顯。髓部也有裂隙。
⒉ 鐵棒錘 子根(直徑7mm)橫切面: 與短柄烏頭子根相似,但皮層中未見石細胞。形成層環呈五角形。木質部束導管位于角隅及五角形環的邊中央。
⒊ 宣威烏頭 塊根(直徑9mm)的橫切面: 與鐵棒錘子根相似,但形成層環類圓形,木質部束導管1~2列。
理化鑒別
雪上一枝蒿⒈ 取短柄烏頭根的細粉約2g,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30ml,搖勻后,加氨試液1.5ml,振搖半小時,加水1ml,再強烈振搖10分鐘,分離氯仿液,再加氯仿10ml提取一次,合并氯仿液,濾入分液漏斗中,加N/20鹽酸液4ml,充分振搖,分離氯仿液,依法再用酸液提取一次,合并兩次酸液,加氨試液調節pH值至9~11,用氯仿液10ml,置瓷皿中,徐徐揮盡氯仿,殘渣加磷酸1~2ml,小火加熱,由紅色變成紫色。(雪上一枝蒿生物堿反應)
⒉ 取鑒別1項下剩余的氯仿液,置瓷皿中,徐徐揮盡氯仿,殘渣加硫酸數滴,加熱,顯微紅色,再加間苯二酚結晶數粒,繼續加熱,先呈黃色,漸變紅色。(雪上一枝蒿生物堿反應)
⒊ 薄層層析 樣品制備: 取藥材粉末(60目)1g,滴加稀氨水1ml濕潤,再加氯仿1ml,強烈振搖后,放置過夜,濾過。取濾液點樣。
吸附劑: 用堿性氧化鋁(200目),加煅石膏,濕法制板,在120℃活化1.5小時。
展開劑: 石油醚-乙醚(1:10),展距16cm。
顯色劑: 用碘蒸氣顯色,均現紫污色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