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為馬鞭草科馬鞭草屬植物馬鞭草之全草,以穗如鞭梢而得名。此草生于林邊及曠野草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現代研究證明,馬鞭草含馬鞭草苷、馬鞭草醇、鞣質及揮發油。其針劑在控制瘧疾癥狀和殺滅瘧原蟲方面有較好效果;其水及醇提取物,均有消炎和鎮痛作用;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有殺滅作用。中醫學上以全草入藥,性微寒、味苦,功能破血通經、截瘧,主治關節酸痛、跌打損傷、閉經痛經、瘧疾等癥狀;根可以治赤白痢、瘧疾。
【藥理作用】
抗炎止痛作用。
水及醇提取物對滴入家兔結膜囊內芥子油引起的炎癥均有抗炎作用,后者的抗炎作用比前者好。后者中的水溶部分又較水不溶部分為佳。水提取物對電刺激家兔齒髓引起的疼痛有鎮痛作用,給藥后1h開始,3h消失;醇提取物的鎮痛作用在6h后尚示完全消失,水溶部分作用更大,而水不溶部分則無鎮痛作用。
鎮咳作用。
馬鞭草水煎液有一定鎮咳作用,其鎮咳的有效成分為β-谷甾醇和馬鞭草甙。
對子宮的作用。
馬鞭草在濃度為1.6×10-2g/ml時,對大白鼠子宮肌條及非妊娠人體子宮肌條均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動情期的標本對馬鞭草最為敏感,加入馬鞭草后常引起緊張性和收縮振幅同時增加;而其他各期的標本常常只是收縮振幅有所增加。人的子宮肌條對馬鞭草的反應較弱,一般只是緊張性發生變化。在大白鼠子宮肌條實驗中馬鞭草和PGE2有相互增強作用,而和PGF2a則只有相加作用。馬鞭草在足以興奮子宮平滑肌的濃度時,對空腸平滑肌去沒有明顯作用,也不能增強PGE2對空腸平滑肌的作用。
毒性。
其毒性很低,不溶血,有擬副交感作用。
其他作用。
馬鞭草甙對交感神經末梢小量興奮,大量抑制;對哺乳動物可促進乳汁分泌。
(1)能引起家兔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
(2)對哺乳動物有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
(3)止血:馬鞭草苷類之馬鞭草寧,有促進家兔血液凝固的作用。
(4)有擬副交感神經作用。
(5)有殺死鉤端螺旋體作用。
【臨床應用】
治療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腹水。
治療閉經、痛經。
治療晚期癌癥.并發胸水腹水。
治療產后乳汁不通和急性乳腺炎紅腫。
治療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