檉柳(學名Tamarix chinensis)又名垂絲柳,、西河柳,是檉柳科落葉小喬木。檉柳的嫩枝葉是中藥材。產于中國各地。鮮用或干用。
基原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檉柳科 Tamaricaceae 檉柳 Tamarix chinensis Lour. ,檜檉柳 T. juniperina Bge. 或多枝檉柳 T. ramosissima Ledeb. 的細嫩枝葉。
形態特征
檉柳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披針形,鱗片狀,小而密生,呈淺藍綠色。小枝下垂,纖細如絲,婀娜可愛。總狀花序集生于當年枝頂,組成圓錐狀復花序;花粉紅色,夏秋開花,有時一年開三次花。蒴果10月成熟,通常不結實。檉柳的老枝紅紫色或淡棕色。由于生活在惡劣環境中,葉子變得很小,像鱗片一樣密生于枝上,每個葉子只有1—3毫米長。在綠色的嫩枝頂部生出圓錐形的花序,花小而密,粉紅色,淡雅俏麗。檉柳的花期很長,從每年的5月到9月,不斷抽生新的花序,老花謝了,新花又開放了。幾個月內,三起三落,綿延不絕,所以有的地方也稱它“三春柳”。
習性
檉柳檉柳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于我國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云南等省區。黃河流域及沿海鹽堿地多有栽培。喜光、耐旱、耐寒,亦較耐水濕。極耐鹽堿、沙荒地,根系發達,萌生力強,極耐修剪刈割。
栽培技術
繁殖
檉柳通常用扦插繁殖。老枝,嫩枝均可,春插或秋插都行。春插在2-3月進行,選用一年生以上健壯枝條,長15—20厘米,直插于苗床,插穗露過土面3-5厘米,到4-5月即可生根生長,成活率達95%以上。平時稍加管理,適當澆水施肥,一年生苗木可高達1米以上。秋插于9-10月進行,以當年生枝條為插穗,方法同春插,成活率也很高。此外,還可用播種、壓條、分根法繁殖。
管理
檉柳栽培極易成活,對土質要求不嚴,疏松的沙壤土、堿性土、中性土均可。栽后適當加以澆水、追肥。檉柳極耐修剪,在春夏生長期可適當進行疏剪整形,剪去過密枝條,以利通風透光,秋季落葉后可行一次修剪。
檉柳樹主要害蟲有梨劍紋夜蛾危害葉片,可在幼蟲期以敵百蟲800—1000部液噴灑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2000倍液噴殺。
用途
檉柳檉柳枝條細柔,姿態婆娑,開花如紅蓼,頗為美觀。在庭院中可作綠籬用,適于就水濱、池畔、橋頭、河岸、堤防植之。街道公路之沿河流者,其列樹如以檉柳植之,則淡煙疏樹,綠蔭垂條,別具風格。
檉柳是最能適應干旱沙漠生活的樹種之一。它的根很長,可以吸到深層的地下水,長的可達幾十米。檉柳還不怕沙埋,被流沙埋住后,枝條能頑強地從沙包中探出頭來,繼續生長。所以,檉柳是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之一。
檉柳還有很強的抗鹽堿能力,能在含鹽堿0.5%—1%的鹽堿地上生長,是改造鹽堿地的優良樹種。
檉柳的分布范圍很廣,我國各地都有生長。它也容易繁殖和栽培,可用于綠化。檉柳的老枝柔軟堅韌,可以編筐。嫩枝和葉可以做藥,也可用作牲畜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