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具有千年歷史的膏滋文化,使阿膠在治未病和滋補保健方面得以大展風采。
阿膠作為膏方的主要原料,有悠久的應用歷史和廣闊前景,這也是中醫藥的特色文化,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服用阿膠確有療效,可以延緩衰老、治病強身。
最為典型的當屬在我國江南一帶民間每年冬季廣泛服用的自制保健品———阿膠核桃芝麻膏。每到天氣漸涼之時,人們便以阿膠作為基礎配料,用黃酒浸泡至軟,配以核桃仁、黑芝麻兩種主要配料熬制成糕狀,隨時食用。
阿膠與核桃仁、黑芝麻三者相互協同,相得益彰,在養血、生津的同時,可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烏發養顏、潤腸通便,通過對人體全身臟腑、血脈的整體調理,共奏濡養機體、袪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保健功能。阿膠核桃芝麻膏不僅男女皆宜,更適用于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服用。
中醫專家指出,對于專供男人補腎服用的膏滋也應注意到陰陽平衡,在補腎陽之時需配以補腎陰之配料,如將鹿膠膏配以阿膠,則可以起到平衡進補、相得益彰的作用。
傳統中醫認為,“上醫治未病”,這與當前“改變人的亞健康狀態”的觀念具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現代研究也發現,阿膠的基本成分為膠原蛋白的降解產物,含有十八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必需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八種氨基酸,同時還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宏量、微量元素和未知的功效成分。這些營養豐富的成分,正是阿膠增強免疫功能,改變人的亞健康狀態的物質基礎。尤其對于對腫瘤放化療患者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此外,阿膠對于中老人預防和改善骨質疏松及對少年兒童補鈣并促進生長發育方面也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價值。民國時期的1935年,國立南京藥學院著名的藥理學家倪章淇教授首次采用西方藥效學實驗方法,在德國人的實驗室里對阿膠進行了實驗研究,其中有一項研究是對阿膠功效的意外發現。倪教授通過給狗服用阿膠和鈣劑,通過測定鈣氮口服量與糞便排量,確定阿膠對鈣的吸收利用具有促進作用,可以促進鈣平衡與正氮平衡。這一作用后來被載入了《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