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丁酉年除夕夜,云南鎮雄17歲的留守少年小寶(化名)自殺。孩子留下了一封遺書,言語間表達出對留守生活的悲傷和內心的糾結:即便與父親每年見一次面,但他總是被打;理解家庭的貧困,他卻還要面對父親逼問賬目;他不想那么早死亡,卻依然選擇了輕生。
17歲的花季少年,為什么會選擇輕生?家庭的貧困、嚴厲的父親、生活環境的冷漠,我們常常埋怨孩子各種問題:脾氣不好、愛粘人、行動拖拉等,可是卻忽略了問題孩子根本不是天生的,他們的背后往往站著問題家長,尤其是留守兒童,在卻少父母關愛的情況下,更加容易導致心理畸形,孩子畸形心理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還總結了家庭教育中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的比較普遍的七種原因:
第一、對孩子過分溺愛,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
而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心理不健康現象。
第二、與溺愛并行的專制。孩子在溺愛和專制的環境中,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健康。
因為溺愛和專制極大地破壞了孩子正常發育所需要的自在狀態。
第三、偏重智力教育,忽略了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