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發展服務領域是中國長期以來的社會服務短板。少子化、空巢化、老齡化的家庭日益普遍,子女大多力不從心。如果年輕夫婦再養育第二個孩子,自身的生活負擔更沉重,家庭發展受到很大阻礙和挑戰,迫切需要獲得社會支持服務,包括各種公共的和市場的社會資源供給與配置,政府絕不能缺位。”楊成鋼說。
鄭真真建議,大多數發達國家都以不同形式存在針對夫婦生育的津貼和帶薪休假制度。尤其是不少發達國家在生育率長期低于更替水平甚至在超低水平后,紛紛指定不同部門或設立專門機構應對低生育陷阱的風險,出臺各種形式的生育補貼政策,但由于應對過遲、缺乏針對性、政策落實不力或政策執行存在較大差別,往往收效甚微。中國的人口發展軌跡與韓國、日本相似,只不過滯后10—20年,我們應當研究借鑒這些國家的經驗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楊成鋼建議,我國人口工作應該向家庭發展轉型,涉及人口工作的部門要齊心協力,轉換思路,為家庭發展提供社會支持服務,為二孩父母提供配套公共服務,最大限度降低生育成本。計生行政工作體系可以化身為社會工作服務網絡,宏觀上與社會發展對接,微觀上與家庭發展對接,為每位育齡婦女提供制度、權利保障,讓每個家庭發展得到有力的社會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