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度旋轉操作
在處理細微和復雜性前列腺組織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能720度旋轉操作,視野精準等優點得到了有效發揮。
據報道,目前全球大約有3266臺達芬奇系統,絕大部分在美國,350臺在亞洲。
英國醫療系統中現有58臺,在威爾士大學醫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應用了有一年半的時間,每周上崗3天,已執行350例前列腺癌根治手術。除此之外,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還被應用于胃腸、肝膽胰腺及婦科領域。
未來:自主執行軟組織手術?
目前,手術機器人操作的優勢在于一些相對硬的組織,如腿骨、頭部等,這些部位可以在手術中保持不動。軟組織手術則復雜得多——人體中那些滑潤粉嫩的組織會移動而且很難追蹤,因而很難交給機器人。
機器人勝過醫生
但這一局限或許很快可以得到突破。最近的一次實驗中,STAR機器人(Smart Tissue Autonomous Robot,智能組織自動機器人)高度獨立地完成了縫合豬小腸的手術,在和人類外科手術醫生的“比賽”中,STAR機器人完成得比外科醫師更好。
華盛頓美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兒科外科醫生彼得·金是STAR 機器人項目的參與者之一。在實驗中,STAR機器人被要求把一段切開了的豬小腸縫合起來。“我們根據機器本身的情況,為它編寫了最頂尖的外科手術技術程序。”金說。
STAR機器人先是在實驗室中對離體小腸組織進行了此實驗,然后對麻醉狀態的豬進行了活體實驗,一位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也同時進行相同的手術。比較結果顯示,STAR機器人的縫合更為規整,不易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