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
隨著暑假到來,游泳溺水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根據市平安辦、市教育局日前發布的專項調研結果,近兩年來,全市發生的在校學生溺水死亡人數達57人,其中2013年22人,2014年35人,數據一年比一年高。白云區面積大,外來人口多,近年來每年均發生青少年溺水事件。
近日,白云區教育局向全區學生以及家長普及了游泳安全知識以及救護知識,這一次白云區教育局還作出追責規定,暑假期間學生發生非正常死亡而學校有責任的,學校年終安全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將作不達標處理。
點評:家長千叮萬囑,學校告誡不斷,媒體報道鋪天蓋地,但每逢暑期,總有學生不慎落水或玩水溺亡的噩耗傳來。人們不禁要問,一再發生的悲劇是否存在家庭、學校乃至社會對孩子疏于管教的安全漏洞?
教育人士認為,防溺水重在家長監管,家長要增加安全意識和監護意識強。白云區教育局今年暑假對學校做出追責規定,對學校擰緊暑期“安全閥”要求更高。從多起青少年暑假溺亡事件中反思,政府除了要求學校做提醒和追責外,更需要給學校建設和保養泳池的經費,讓學校普遍為青少年提供低價的游泳環境,真正讓青少年暑假游水有安全去處,以免溺水事件一再發生。
流溪河白云段
養豬戶時有回流
繼去年市人大常委會公布《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后,今年廣州市再出細則全面整治流溪河,規定位于流溪河流域內的畜禽禁養區的養殖場(戶),應在5月31日前自行停止養殖,拆除設備并關閉、搬遷,違者依法處理。目前,白云區表示流溪河白云段已建成的禽類養殖場延后到2016年底前完成搬遷或關閉。
目前,流溪河白云段的養豬場累計已清拆1018間,完成第一階段豬場整治任務。近日,白云區環保局相關人士在回應媒體報道中稱,近期養豬戶回流現象還是不時會出現,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力度進行整治。此外,同樣嚴重污染水源的草菇種植場,目前白云區已經清理了98%。
點評:對于流溪河流域禽類養殖場帶來的污染,早有專家指出無論是東江、北江還是珠江,部分河段都檢測出抗生素,而養殖禽畜濫用抗生素是環境中最常見的抗生素來源。
當前,白云區正面臨城市功能與產業結構的“雙轉型”,環境保護與治理壓力空前大。今年初,白云區便查處了兩家污染工廠,向社會宣布環境污染治理的信心。
當前,鐵腕治污、工程截污、源頭減污已經成為白云多環境治理綜合的共識。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發展方式與經濟結構問題。在推動村社工業區實現城市、產業的雙升級的同時,各街鎮要建立長效機制,完善村社集體規范化管理和相關獎懲制度,防止相關村社將土地租給生豬養殖戶,導致散小豬場死灰復燃。
白云建國內首家
城中村社區大學
近日,三元里社區大學舉行揭牌儀式和開學典禮,這是國內首家城中村社區大學,被賦予廣州市探索城鄉基層社會協同治理的意義。
三元里社區大學課程模塊主要包括流動兒童早教培訓、留守兒童親子教育培訓、流動青少年就業準備培訓、青年創業培訓、外來工社區融入培訓、市民素質培訓、社區經營能力建設培訓等。夏季課程則針對外來工最為關心的教育問題,開設流動兒童早教課程和留守兒童親子教育課程,同時針對城中村衛生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在開設環境教育培訓和社區微治理。
點評:近年來,外來工二代就業前如何提升技能融入社會,外來工子女親子教育何處入手,本地居委會主任又如何服務新客家人等社會基層管理問題,不斷出現在公益組織的幫扶方案當中。
三元里村是一個典型的城中村,全村常住戶籍人口約3.6萬人,外來流動人口約5.8萬人,像這樣出現人口倒掛現象的城中村在白云區乃至珠三角城市并不罕見。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等因素制約,城中村在城鎮化過程中,常常出現外來農民工在就業、教育培訓、城市融入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而原居民從農民到市民的轉型中也現諸多不適。
當前,白云區在城中村治理中出現諸多創新性探索,建首家城中村社區大學的意義深遠,這說明基層政府意識到,培育社區原居民和外來人員參與社區建設將是長期需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