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衛組織借機呼吁“全球團結一致采取行動”,支持旨在終止全球結核病流行的新二十年戰略。
近年來,在防治結核病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拯救了3700多萬人的生命,但據估計,每年仍有150萬人死于結核病,如2013年,有900萬人罹患結核病,其中近50萬人感染的是很難治療的耐多藥結核病。另外,估計有110萬人合并感染艾滋病毒和結核病,其中36萬人死亡。
該疾病常常給受影響家庭帶來災難性經濟后果,使其年收入平均減少50%,加重了已有的不平等現象。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博士表示:“這是社會公正問題,對我們的全民健康覆蓋目標至關重要。每個結核病患者,不論男女還是兒童,都應當能平等、無阻礙地獲得所需的創新工具和服務以便能得到快速診斷、治療和護理。”
2014年,各國政府在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了世衛組織終止結核病戰略,目標則是在2035年時使結核病死亡率降低95%,發病率降低90%。今后五年中(到2020年)要實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消除結核病患者及其家庭所承擔的災難性費用。消除災難性費用的可行辦法是提高治療服務的可及性并實行財務保障計劃,盡量減少醫療和非醫療費用以及收入損失。
為了推進這一目標,還需要填補結核病應對方面持續存在的資金缺口。結核病干預措施方面每年20億美元缺口和結核病研究方面每年13.9億美元缺口必須得到填補。在基礎科學、新診斷法、藥物和疫苗方面加快研究與創新,并迅速加以利用,對打破該流行病的軌道和實現全球目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