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發生溶血反應的處理措施
- 發生溶血反應的處理措施
-
參與醫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 徐文皓 副主任醫師

發生溶血反應包括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和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處理措施如下:1、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一般是指ABO血型不合引起的輸血,它一般在輸血當中發生,最長不超過四小時。處理措施是立即停止輸血,監測生命體征,即心跳、呼吸、血壓等,然后呼叫醫生,保持靜脈通路,這時要復查患者的血型,以及獻血者的血型、ABO血型、RHD血型,還有復查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試驗。根據病情的進展程度,可給予腎上腺素皮下注射,或者是激素地塞米松等靜脈推注。為了預防腎功能衰竭,還需要保持靜脈通路,補充生理鹽水或者是葡萄糖。還要監測二十四小時的尿量以及尿色,堿化尿液可以用碳酸氫鈉,對于重度的貧血紅細胞進行性降低,可以輸入ABO同型的新鮮全血。此外,還可以請血液科、腎內科、ICU醫生共同會診治療。2、遲發性的溶血性輸血反應:一般是發生在輸血停止后的二十四小時后,或者是三到五天。它多為RH血型不合引起的輸血反應。一般相對來說癥狀比較輕,主要是會出現黃疸或者是一過性的血尿,血紅蛋白降低。處理的措施是明確引起遲發性溶血性反應的抗體,或紅細胞的特異性的意外抗體,以防下次輸血再次發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