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總醫院皮膚科徐宏俊
前天門診,來了一個看濕疹的大爺。就診完畢后就“順便”問問醫生指甲的問題。其實老爺子這種情況已經三四年了,沒有重視,逐漸發展,因為不疼不癢嘛。我們幾個醫生一看大驚失色,如此的高度可疑黑色素瘤的真是太少見了。因此特別囑咐大爺一定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黑色素瘤科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由此我突然想到四年前確診的一個老太太,也是大拇指甲板的“黑色素瘤”,當地給予拔甲處理卻沒有診斷清楚,來了后指甲甲床已經糜爛,我們確診后也是轉到黑色素瘤科進一步治療了。非常非常的遺憾。那么甲黑色素瘤到底是如何判斷的呢?
Levit等教授提出甲下黑色素瘤的 ABCDEF 診斷方案
:A(age)即年齡 成人;
B(band)即皮損寬度達 3 mm,顏色不均一,邊界 模糊;
C(change)即皮損變化很快,在充分治療后指甲 毀損情況無好轉;
D(digit)即受累甲以拇指、第一趾和 示指為主;
E(extention)即甲周皮膚被累及,Huchinson征陽性;
F(familiy history)為家族史。
國內教授的經驗表明,年齡是判斷良、惡性的重要依據之一。 凡是30歲以上的出現縱行黑甲一定要重視,年齡越大,黑甲寬度越寬,尤其發生于手拇指和足趾甲時,或者Huchinson 征陽性時更要注意,及時到皮膚科確診。 反而家族史在國人本病患者中并不重要。
但是出現縱行黑甲也不一定是甲黑色素瘤,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下圖是縱行黑甲的病因:
最后由于嬰幼兒的甲下黑色素瘤非常罕見,做家長的也不必要過度緊張。
本文系徐宏俊醫生授權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