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melanoma)在中國很罕見,即使在美國也是較少見的一類皮膚癌。黑色素瘤惡性較高,如果發現得晚死亡率非常高。據保守估算,美國2014年新增黑色素瘤病例大約7萬6千人,死亡人數估計9710人。而且黑色素瘤的發病率繼續攀高,增幅尤其在男性中居所有癌癥發病率之首。
與其他惡性腫瘤一樣,黑色素瘤的預后取決于初始診斷時的分期,其中局部型在美國新診斷患者中占82-85%、區域轉移型占10-13%、遠程轉移的患者占2-5%。腫瘤厚度小于1毫米的局部型病變患者預后良好,5年生存率的患者數超過90%。但遠程轉移黑色素瘤患者的預后非常低,長期生存率通常小于10%。當然也不排除一些患者因生物學特性獨特而進展緩慢的個案。
在2011年之前,早在1975就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的老藥—達卡巴嗪化療是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瘤的主要手段。達卡巴嗪是DNA烷基化類細胞毒素,不僅副作用大,而且應答率只有10%左右,1年生存率只有36%。自2011年以來,美國FDA在Keytruda之前批準了ipilimumab、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vemurafenib、dabrafenib、和trametinib等5個黑色素瘤新藥上市,明顯改善了黑色素瘤的治療現狀。其中施貴寶的Yervoy是抗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抗原4的單克隆抗體,雖然Yervoy和達卡巴嗪相比的應答率改善不大,但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總生存期。
Zelboraf是小分子BRAF抑制劑,能把BRAF V600基因突變患者的應答率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總生存期也有所延長。Mekinist是首創MEK抑制劑,雖然Mekinist單藥治療的應答率只有22%,但Tafinlar和Mekinist的復方組合能把應答率提高到67%,在今年1月獲得FDA的批準上市。但遺憾的是采用后三種小分子抗腫瘤藥治療后通常產生耐藥性。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