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殖科學的發展,人類對自己生育過程的主動干預越來越頻繁。而越來越豐富的檢查手段,不但讓病人暈頭轉向,醫生也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著手。于是,口水戰開始了。作為婦產科大夫的一員,這么熱鬧的環境,怎么少得了我!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婦產科郭銘川
查孕酮的意義,并不見得用于指導保胎,更有價值的是鑒別這個妊娠是否正常!
孕酮和HCG的關系
孕酮和HCG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孕酮促進子宮內膜增生,受精卵才有機會做床,然后滋養細胞分泌HCG。而HCG是造成月經黃體發育成妊娠黃體的直接原因。對于正常妊娠,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個道理。但是對于一些偶然檢查出來孕酮水平低,懷疑先兆流產的案例,就不那么說得清楚了。到底是妊娠質量本身不好,導致HCG不好,而使得妊娠黃體發育不良,造成的孕酮低,還是先是孕酮低,然后是胚胎發育不良,先兆流產呢?感覺是繞進了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死胡同了。
從正常妊娠的生理過程說起
當受精卵形成,開始卵裂的時候,卵巢上的黃體還是月經黃體,不叫妊娠黃體。這個時候,是月經黃體的功能,決定妊娠能否成功著床。接下來,受精卵發育出滋養細胞,在子宮內膜開始著床了,非常低劑量的HCG通過子宮內膜的血管,進入血循環。低劑量的HCG刺激月經黃體發育,分泌更大數量的孕酮,子宮內膜迅速出現蛻膜樣變。
接下來,HCG持續翻倍,仍然持續刺激黃體發育。
到8~10周的時候,早期胎盤日趨完善,開始執行功能,胎兒胎盤單位的功能開始建立,HCG大勢已去,開始持續下降,但是卻并不完全消失,因為妊娠黃體的維持仍然需要它的存在。
妊娠期HCG變化趨勢
8周以前,1~2天翻倍增長;8~10周達到頂峰,之后逐漸下降,到足月妊娠,已經非常低,分娩后很快消失。
妊娠期孕酮變化趨勢
從排卵后,就開始呈現逐漸升高趨勢,一直升高,直到妊娠末期。
HCG和孕酮各自在妊娠中的角色和意義
綜合來看,HCG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刺激了黃體發育,在孕早期,讓月經黃體快速成熟為妊娠黃體,并在之后繼續維持黃體的功能。而HCG是滋養細胞分泌產生的,因此,可以通過HCG翻倍情況,反應滋養細胞的功能狀況。而滋養細胞功能狀況直接反應的是妊娠的質量。滋養細胞不能優質發育,妊娠自然不保。
孕酮和HCG之間,只存在被刺激關系。孕酮不會對HCG貢獻什么,更不會對滋養細胞貢獻什么。但是孕酮有一個重要的生理作用,就是抑制宮縮,降低子宮對縮宮素的敏感性。妊娠對于子宮來說是個異物,子宮平滑肌有通過收縮本能地擠壓排除宮腔內異物的能力。孕酮在這里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就是保住這個異物不被擠出來。因此,隨著妊娠時間延長,這個“異物”越來越大,就需要更多數量的孕酮,所以孕酮在妊娠期是持續上升趨勢。
自然流產分兩種情況:
第一, 胚胎自身原因導致流產;
第二, 母體原因導致流產。
胚胎原因的流產
如果胚胎質量是有問題的,那么勢必會有滋養細胞發育不良,勢必會導致黃體發育過程中的HCG支持不夠,從而出現孕酮水平低。這個時候,我們補充黃體酮,并沒有什么卵用。
母體原因導致流產
母體原因的流產,我們可干預的無非兩種情況,一個是黃體功能不全;二一個是宮頸機能不全。對于宮頸機能不全,一般都是晚期流產的多,和孕酮水平無關,也不會在孕早期出現癥狀或者干預。
主要糾結的是黃體功能不全。黃體功能不全還應該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所謂原發性黃體功能不全,就是在形成妊娠之前,著床之前,月經黃體發育就有問題。繼發性黃體功能不全,是由于HCG刺激不夠,妊娠黃體階段出現的問題。
胚胎正常,自然就正常,胚胎不好,回天乏術。
原發性黃體功能不全,如果受精卵能勉強著床,一旦HCG產生,發育不良的黃體,受到HCG的刺激,迅速成熟,只要胚胎染色體沒有問題,或者合并其他免疫、內分泌因素,一般來說是不會發生流產的。如果有原發的其他疾病合并存在,我想這個就不是這次妊娠用點黃體酮就容易解決的問題了。如果孕酮數量不夠,妊娠不能順利著床,要么就成了生化妊娠,要么就是滋養細胞粘附不牢固,HCG數量不夠,并發出現繼發性妊娠黃體功能不全。而這時候,胚胎發育質量已近不好了,著床質量不好,再補充孕酮,我認識已經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而對于繼發性黃體功能不全,月經黃體功能是好的,為何妊娠黃體會發育不好。原因肯定出在妊娠本身,這種情況本來就應該被列為劣質胚胎,也沒有什么保胎的必要。
綜上所述,普通妊娠,查孕酮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常規查孕酮保胎更多的是增加患者焦慮,和醫生解釋報告的壓力。
孕酮檢查的真正價值,應該在于鑒別正常妊娠和非正常妊娠。
當孕酮低于5ng/ml,非常正常妊娠,如宮外孕、流產的可能性極大。這一點是大家公認了的。正常宮內妊娠的孕酮水平在孕早期一般是大于25ng/ml。對于孕酮低于25ng/ml是否需要保胎,我認為是沒有多大必要的。但是在現在這個普遍生育焦慮,患者至上,醫生挨刀的年代,反正黃體酮用了也不會有大礙,循證醫學的證據,也沒有完全推翻黃體酮的使用,大家可以選擇寧左勿右,不用可以接受,只要患者能接受,用了更保險,醫生更安全。
孕酮檢查結果的實驗室誤差
張寧大夫(河北省人民醫院)在一篇科普文章中特別提到孕酮檢查誤差的問題。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是真實存在的,這不能怪檢驗科,咱天國技術、設備實力都有限,有誤差在所難免。換個角度說,既然腦垂體的激素都是脈沖式釋放,周期性變化,就不能允許孕酮水平在一定范圍波動波動嗎?所以有波動本身也是正常的。
對黃體酮功能的認識還在不斷探索中
我前面只提到了黃體酮能夠抑制子宮收縮,維持妊娠的作用。然而,妊娠是個涉及半同種異體移植的復雜免疫過程。既然妊娠期會出現這些激素的顯著變化,雖然我沒有實驗數據,但是從理論上倒推,也能想象到,妊娠期這些顯著增加的激素,在抑制免疫排斥方面,一定是其到了作用的。(所以我會在前文中特別提到,排除其他合并的免疫、內分泌因素。)對于一些反復流產,考慮存在復雜因素導致流產的女性,我們還需要重新審視黃體酮的功能和查孕酮的意義。
以上為小號郭大夫在臨床工作中,個人經驗的總結,唯恐誤人子弟,謬誤之處,望自行甄別!
原創作者郭銘川,首發于郭大夫科普時間,未經作者許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系作者本人。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