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尿頻是排尿功能不良最常見的癥狀,小兒泌尿外科門診每天都會有數個,甚至十幾個來看尿頻的孩子,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孩子精神狀態良好,鎮定自如,來醫院如同到游樂場一樣輕松,可家長卻心急如焚,甚至幾個家長陪孩子來醫院檢查。
家長們描述的癥狀就像教科書一般準確:我家寶寶突然出現白天尿急、尿頻,每10―20分鐘就要排尿一次,甚至5分鐘一次,有時來不及還會尿濕褲子,可是每次尿的很少,或者尿不出來,玩起來的時候好像又沒事了,突然想起來又要頻繁去廁所。有的孩子睡覺前總要去好幾次廁所才肯躺下,孩子的這些表現折騰得家長不知所措,還以為得了什么大病,甚至半夜還要到醫院掛急診,醫生可能要求做尿常規和泌尿系超聲等檢查,結果往往都是正常的,弄得家長一頭霧水,孩子癥狀這么明顯,又查不出是什么病,愈發加重家長的心理負擔。河北省兒童醫院泌尿外科胡巖
那么,家有尿頻兒女要怎么辦呢?
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這個只是癥狀而不是“疾病”的疾病---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征。
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征又稱兒童特異性日間尿頻、兒童精神性日間尿頻、單純性日間尿頻,疾病名稱看起來復雜,但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日間”,顧名思義癥狀只出現在白天,夜間入睡后癥狀消失。多見于3―8歲的孩子,春季和入冬的季節多發,一般病程數天至數月,平均3個月會突然自愈,與突然發病相似,“來去匆匆”是這個癥狀顯著的特點。
家長可以放心的是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征沒有器質性病變,多是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首要的誘發因素就和家長可能密切相關了,有些家長擔心寶寶尿褲子,自幼每10―20分鐘要求寶寶排尿一次,此外也可能和孩子入托、入學后上課時不敢請假上廁所、學習壓力大、擔心尿濕褲子后被家長或老師責備、突然離開父母,性格內向等精神因素有關。
理論上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征可以采用一些藥物治療,如普魯本辛或奧昔布寧,但是這些藥物可能會有明顯的副作用,可以導致視物模糊或出現幻覺,只能作為嚴重患兒的藥物治療;此外膀胱功能訓練有作為臨床治療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征的方法,但是需要留置導尿管并監測膀胱壓力,操作有一定的創傷和不適,患兒往往又不能很好地配合,孩子及家長的治療依從性差,就很難堅持治療了。
因此治療兒童白天尿頻綜合征還需要家長的配合,首選糾正行為的排尿訓練。解鈴還須系鈴人,家長一定要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寶寶3歲之前不要強迫定時排尿;當孩子已出現尿頻癥狀時,不要因為尿濕褲子或被褥過多的責備,孩子排完一次成泡小便后,又頻繁要求排尿時,可以轉移或分散其注意力來緩解癥狀,告訴孩子排完成泡尿后,暫時就沒有尿了,不用總去廁所,并指導孩子逐漸延長去廁所的時間,酌情減少排尿次數,癥狀會逐漸好轉、自愈的。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癥狀,如果白天或夜間都有尿頻、濕褲濕褥現象,并有排尿疼痛、發熱的癥狀,就需要做進一步專業的檢查,除外泌尿系感染、神經源性膀胱、輸尿管開口異位等其他可以引起尿頻的疾病,而這些可以引起兒童尿頻的疾病是需要臨床治療的,不能一味地等待,以免延誤孩子的病情和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