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當前最為多發的一種疾病了,而且會干擾到患者的正常生活,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困擾及傷害,日常生活當中朋友們必須要重視此病的出現,而且需要做一些關于此病的預防工作,往下看為大家介紹一下預防該病的辦法有哪些呢。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病,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慢性遷延性疾病,患者在停止治療后極易復發。約有一半的患者在停藥半年內復發,停藥一年后約有80%的患者復發。抗精神病藥物具有很多副作用,在癥狀緩解、病情穩定后,就應逐漸減量至維持劑量治療,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維持治療一定時期后,患者病情仍較穩定,就應逐漸將抗精神病藥減量直至停藥,藥物減量過程及停藥后應采取措施預防精神分裂癥復發。
患者應有長期接受治療的心理準備,正確面對疾病,學習疾病知識,與疾病做長期斗爭。根據醫生囑咐進行服藥,不能隨意調整劑量或停藥。患者應接受妥當的心理疏導,定期門診復診,與醫生保持聯系,接受醫院或社區的居家護理。患者在家中休養時需要安靜、溫馨的生活環境和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應給予有力的支持,不過度批評、指責、干涉患者,使患者能放松身心、釋放壓力,保持充足的睡眠,積極參加康復性治療,融入社會。正確的藥物治療,同時采取心理疏導等預防措施,可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創造一個良好的康復環境,穩定患者情緒,樹立與疾病做斗爭的信心,幫助患者戰勝疾病。
精神分裂癥的發病原因及發病機理迄今尚未充分闡明,所以一級預防難以實施。在二級預防方面,國內外學者作了大量的工作,如診斷標準的統一、標準評定量表的使用、對疾病進行早期的心理社會干預,使二級預防工作進展較快。三級預防主要指康復,指利用盡可能取得的條件和時機采取綜合的手段,使患者達到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復。精神分裂癥病人復發率高,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盡量讓病人不復發或少復發,是重要的防治措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出院前的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病人經住院治療大部分精神癥狀消失后,自知力部分恢復,通過心理治療,幫助病人認識自己的精神癥狀變化的情況,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教會病人一些防治疾病復發的方法。 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病人得到醫療性監護的保證及心理上的支持。建立定期門診隨訪制度,指導患者服用適量的維持治療藥物,通過藥物治療預防復發,研究表明,維持服藥治療可以有效降低復發率。提高全社會的心理衛生知識水平,可以從社區開始進行精神衛生知識的宣教工作,在有條件的社區建立日間工療站,為精神分裂癥病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幫助他們重返社會。
綜合了解到了上述中的介紹之后,朋友們應當認識到了預防精神分裂癥的方法有哪些了,這種疾病侵害到了很多朋友的精神健康,而且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的痛苦,我們需要清楚的了解精神分裂癥的知識,而且必須要進行相關的預防。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