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兒感冒,我們大家都比較了解,對于此病的治療,多數家長也都能得心應手,可是我們不知道,感冒也是不同的類型,而且還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夠直達病灶加快疾病的康復,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小兒感冒夏季的幾種常見類型。
1、皰疹性咽炎
“皰疹性咽炎”是小兒感冒的一種特殊表現,夏秋季節多見。常在托兒所、幼兒園有小流行,嬰幼兒多一些。是由一種稱為“柯薩基病毒A組”引起的,因此多數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細菌感染時白血球常常升高,病毒感染白血球正常或降低)。皰疹性咽炎臨床癥狀有發熱、咽痛,在口腔里、軟腭上和扁桃腺、懸雍垂上出現小皰疹。皰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后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后變成小潰瘍。
對皰疹性咽炎的治療,應該用一些抗病毒的藥物。如果病情比較重孩子高燒,不能進食,可以靜脈點滴病毒唑之類的藥,對病毒有效。病輕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并且應對癥治療,如用一些退熱藥。中藥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藥、板藍根沖劑、靜脈點滴雙黃連注射液。高熱可以用紫雪散、羚羊角粉等。湯藥常用銀花、連翹、板藍根、薄荷、生石膏、竹葉、生地等清熱解毒的藥。
孩子患皰疹性咽炎時,應多飲水有利于降溫。吃有營養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如牛奶、米粥、果汁。飲食應少量多次,不要給孩子吃辛辣、甜膩或油炸的食品。
2、咽結膜熱
咽結膜熱是小兒夏季流行的另一種特殊感冒類型。常是由腺病毒(主要是3型、1型、7型)引起的。臨床表現發熱、嗓子痛,咽部明顯充血、紅赤。還可見兩眼瀘泡性結膜炎,兩眼紅赤,此種結膜炎分泌物不多。而且還可引起耳前淋巴結腫大,因為發熱、咽部紅赤、眼結膜紅赤,故稱為“咽結膜熱”。本病多在5-6天內痊愈。
治療咽結膜熱的方法與皰疹性咽炎大致相似。根據病情輕重不同可以靜脈點滴或口服抗病毒的藥物如新博林、利巴韋林、病毒唑等。若病毒合并細菌感染也可以同時服用抗菌素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還應該對癥處理除用退熱降溫藥外并應用一些能抗炎的眼藥如用利福平眼藥水點眼或紅霉素眼藥涂眼每日二次。中藥可口服小兒熱速清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藥、清開靈口服液均可。湯藥應以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為主如用野菊花、大青葉、薄荷、紫草、赤芍、丹皮、黃苓等。
護理時應注意多飲水,補充既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飲食。注意孩子的眼睛護理,每天用干凈而柔軟的小毛巾蘸溫水洗眼二三次后點上眼藥。給孩子勤洗手并剪短指甲,不讓孩子用臟手揉眼睛。
3、胃腸型感冒
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常能見到胃腸型感冒,本病既有發熱、頭痛、咽痛的感冒癥狀,又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胃腸道癥狀。以病毒感染居多。暑熱邪氣外束肌表,所以發熱、頭痛、身痛。暑熱挾濕,侵犯胃腸,導致脾胃消化功能減弱,所以出現嘔吐、惡心、腹瀉等癥狀。
關于小兒感冒夏季的幾種類型,大家在看過以上的介紹后就明白了,針對夏季的感冒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出現小兒感冒也是需要做好對癥治療才能加快疾病康復的。愿每個家長能夠在平時多了解一些關于小兒感冒的知識。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