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小兒感冒由外感時邪病毒所致。由于小兒冷暖不知調節,肌膚嫩弱,腠理疏薄,衛外機能未固,故易于罹患。受病以后,因臟腑嫩弱,故傳變較速,且易兼夾痰壅、食滯、驚嚇等因素而使證情復雜。證治仍分風寒、風熱為主。
因為小兒抵抗力差,小兒感冒極易轉換成肺炎等其他疾病,因此早期的診斷治療顯得尤為重要,那家長在家中該如何應對呢?一般的感冒不建議家長自行買藥來吃,尤其是六歲以下小兒不要去藥店買藥吃,如果用錯了藥反而會耽誤病情。一般可以在家中做一些簡單護理,如小兒感冒發熱,應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小嬰兒發熱。
物理降溫方法有:局部散熱降溫、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冷鹽水灌腸等,頭部冷濕敷(即用冷濕巾敷于寶寶的額部),有些寶寶不愿意頭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濕巾敷用。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這些部位有比較大的血管,將冰袋放在這些地方降溫效果較好。
洗溫水澡或溫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溫效果。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再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進行藥物降溫。腋下體溫一般在38.5以上可以給予小兒退熱藥。同時要多飲水,給予流質或面條,稀粥等食物。喂奶的孩子應暫時減少次數,以免發生吐瀉等消化不良癥狀。居室要安靜,空氣新鮮,禁煙,溫度宜恒定,不要太高,或太低,這樣才能讓患兒早早康復。
另外如何判斷病情的輕重,家長一般可從“一看、二聽、三摸”入手。如果發熱持續不退,或者發生并發癥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發生意外。
一看:主要看五個方面
看咳嗽時呼吸是否困難
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較輕,痰少,不會引起呼吸困難。小兒肺炎大多有咳嗽、有痰、氣喘、氣促,且程度較重,常引起呼吸困難。此時提示病情嚴重,切不可拖延。應及時就醫。
看精神狀態
小兒感冒時,一般精神狀態較好,能玩。小兒患肺炎時,精神狀態不佳,常煩躁、哭鬧不安,或昏睡、抽風等。
看飲食
小兒感冒,飲食尚正常,或吃東西、吃奶減少。但患肺炎時,飲食顯著下降,不吃東西,不吃奶,常因憋氣而哭鬧不安。
看睡眠
小兒感冒時,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愛哭鬧;夜里有呼吸困難加重的趨勢。
看全身皮膚
有無皮疹或水皰,五歲以下小兒尤其要看手足及臀部。如果有皮疹,及時醫院就診。
二聽:聽肺部是否有水泡音
由于小兒的胸壁薄,有時不用聽診器用耳朵聽也能聽到水泡音,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安靜或睡著時在孩子的脊柱兩側胸壁仔細傾聽。肺炎患兒在吸氣末期會聽到“咕嚕”或吹哨般的聲音,這是肺部發炎的重要體征。小兒感冒一般不會有此種聲音。
三摸:感覺胸部痰液的震動
小兒痰多時,有時把手放在前胸或背部,可以感覺痰隨呼吸運動而震動。這是肺炎痰多的表現。而小兒感冒一般不會有明顯的痰震.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