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疾病,由于孩子身上發黃,很多家長感到十分的著急。小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比較正常的疾病,生理性黃疸是可自行治愈的。但一定要避免小兒黃疸的復發,那么新生兒黃疸反復怎么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小編的介紹吧。
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方法有以下幾種,請看具體介紹:
一、西醫治療:
生理學黃疸無須治療,病理性黃疸應根據不同病因進行治療,比如針對溶血性貧血、感染性黃疸等進行相對應治療。但病理性黃疸可能導致核黃疸,所以及時降低過高的膽紅素水平時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紹接種降低血膽紅素的方法:
(1)光照療法:新生兒裸體臥于光療箱中,雙眼及睪丸用黑布遮蓋,用單光或雙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酶誘導劑:常用苯巴比妥,劑量:5-—6MG/KG/日。
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療。但遇黃疸較嚴重時應予光療并作進一步檢查,以防夾雜病理性黃疸。
(3)換血療法(EXCHANGETRANSFUSION):作用:
?、贀Q出部分血中游離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
?、趽Q出血中大量膽紅素,防止發生膽紅素腦病;
?、奂m正貧血,改善攜氧,防止心力衰竭。
二、中醫治療:
(1)寒濕阻滯:面目皮膚發黃,色淡而晦暗,或黃疸日久不退,神疲困倦,四肢欠溫,納少易吐,大便溏薄色白,小便短少,或腹脹氣短,舌淡苔膩。
治法:溫中化濕,益氣健脾。
方藥:茵陳10克、太子參10克、白術10克、干姜1克、附子3克、茯苓10克。
(2)淤積發黃:面目皮膚發黃,顏色晦暗,日漸加重,腹滿納呆,神疲少動,食后易吐,脅下痞塊,小便短黃,大便灰白,或見淤斑,唇色暗紅,舌質色紫暗或有淤點、苔黃,指紋沉滯。
治法:化淤消積,利疸退黃。
方藥:菌陳10克、梔子2克、柴胡6克、茯苓6克、白術6克、桃仁6克、當歸6克、白芍6克、制軍2克、,甘草2克。
(3)濕熱熏蒸:面目發黃,黃色鮮明,精神不振,不欲吮乳,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病情較重者,可見神昏,抽搐。
看完上述文章內容的介紹之后,相信大家對于新生兒黃疸的反復有了更好多的認識和掌握。新生兒黃疸一定要注意病理性黃疸,及時進行治療,加強日常的護理,避免患兒反復出現黃疸,爭取讓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希望以上內容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