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科新生兒黃疸患兒數量較多,希望能對家長及患兒有所幫助。
新生兒(出生28天內)的黃疸,稱為新生兒黃疸,指新生兒時期,由于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于皮膚、黏膜及鞏膜黃疸為特征的病癥,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后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癥狀。若生后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復出現或生后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張海苗
最方便快捷的檢查:可用經皮測膽紅素儀經皮膽紅素值,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其他輔助檢查:若有必要,醫生會根據患兒情況選擇。
鑒別診斷:應與新生兒溶血癥、新生兒敗血癥、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G-6-PD缺乏、新生兒肝炎、完全性肝內梗阻、膽道閉鎖等疾病相鑒別。
并發癥:敗血癥、新生兒肺炎、膽道閉鎖、母乳性黃疸。
治療:
1.光照療法: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將新生兒臥于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余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2~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指征。
3.藥物治療: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
4.中藥制劑:如:茵梔黃口服液(顆粒),已經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安全制劑,被廣大患者接受,聯合光療。
預防:新生兒黃疸的預防與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
1.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2.嬰兒出生后早開奶,加強喂養,密切觀察其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