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最為擔心的莫過于媽媽了,可是由于孩子的抵抗力比較低疾病是非常容易找到他們身上的,小兒多動癥這個疾病的出現更是讓很多的家長都陷入了苦惱之中,對于這個疾病我們該如何來檢查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多動癥的檢查方式吧:
臨床檢查
(一)指鼻試驗:讓患兒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睜眼和閉眼各指5次,觀察試驗時的協調性、速度和錯誤次數。多動癥兒童往往動作過重,顯得很笨拙,錯誤次數增多,尤其是閉眼時更為明顯。
(二)點指試驗:讓患兒一手握拳,另一手用拇指依次接觸其他手指指端(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然后另一手重復上述動作。亦可按反方向接觸其他手指(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或雙手同時重復上述動作,對年齡較大的兒童還可按食指→無名指→中指→小指的順序進行。此時觀察患兒點指動作的協調性,記錄錯誤次數。這種兒童軟性神經征檢查方法可以很好的檢查多動癥。
(三)翻手試驗:讓患兒坐在桌前將雙手平放在桌面上,然后讓他們做翻手動作。做時手掌向下,將拇指沿桌邊垂下,而兩手的食指靠攏。限定患兒在原位反復翻動雙手,并逐漸加快速度,這時觀察肘部擺動的幅度、雙手翻動的姿勢及雙手是否并攏等,肘部擺動越過一個肘部的寬度,而且翻手姿勢笨拙、不協調者,即為陽性。
腦電地形檢查
腦電地形圖,是繼CT和核磁共振之后又一新的成像技術,是80年代一項具有國際水準的檢查方法,此項檢查技術既能進行病理診斷又可進行功能診斷。
與CT比較,CT對大腦性能性損害的靈敏度、范圍和程度等反映均不夠理想,而腦電地形圖可以提供,且腦地形圖有較高敏感性,它比常規腦電圖曲線帶來更多的信息,對目測不易識別的腦電圖的微細變化,腦地形圖能分析出來。腦地形圖對不對稱異常非常敏感,因此,腦地形圖優于常規腦電圖檢查。
目前,在我國,腦地形圖主要應用于精神分裂癥、癡呆以及羊角風、顱內腫瘤、腦外傷、腦血管病的輔助診斷,腦地形圖對多動癥兒童的檢查結果,其改變與多動癥的病情輕重大多呈相關性,癥狀越嚴重,腦地形圖所反映的慢波增多,大腦皮層功能調節差表現越明顯,因此以為,腦地形圖可用于多動癥的輔助診斷,但不具有特異性。據臨床觀察,多動癥治愈后,復查腦地形圖,大多數恢復正常或有所改變。
實驗室檢查
a:尿香草基孟德立酸(VMA)測定
b:尿3-甲氧基4-羥基苯已二醇(MHPG-SO4)測定
c:血和頭發中鉛含量測定
d:染色體檢查
e:血或頭發中鐵含量測定
f:尿兒茶酚胺測定
乙酰膽堿皮試驗
以1mg/125mL濃度的乙酰膽堿溶液在被試者前臂掌側作皮內注射,使成直徑5mm左右的皮丘,立即觀察,以注射后數秒內皮丘四周皮膚出現雞皮疙瘩者為陰性(正常)反映,否則為陽性(異常)反映。
多動癥這個疾病的檢查方式有哪些,相信朋友們看了上文的介紹都已經能夠清楚的了解了吧,生活當中的我們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出現了多動癥這個疾病的一些相關癥狀的時候,請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帶孩子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好盡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