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體征+影像才能確診頸椎病
診斷頸椎病,需要患者的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和影像學的檢查三方面。雖然目前有很多輔助的檢查手段,但醫生當面詳細的問診和仔細的查體仍然不可或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骨科孫浩林
常用的輔助檢查有:頸椎的X線片、CT和核磁共振。
頸椎X線片包括頸椎的正位片和側位片,主要是看頸椎整體的生理曲度有沒有異常,前后方有沒有骨質增生和韌帶鈣化,特殊位置的頸椎X線片比如雙斜位能看神經根孔有沒有狹窄。通常情況下用X線片做初步的篩查。
頸椎正側位X光片
頸椎雙斜位X光片
核磁共振也是檢查頸椎常用的手段。現在的核磁共振片越來越清楚,能給醫生提供很多準確的信息。通過核磁共振可以看到患者有沒有骨質增生和壓迫,如果有壓迫,還要看壓迫的是神經還是脊髓。
頸椎核磁共振(MRI)
如果患者因為體內有避孕環、起搏器,或者有幽閉恐懼癥而做不了核磁共振檢查,退而求其次可以做頸椎的CT, CT對判斷頸椎是否有骨化(骨化就是本來應該是軟組織的地兒變成了骨頭質地的,比如后縱韌帶骨化)有特殊的優勢。有時候為了制定手術方案,患者可能核磁和CT都需要做。
頸椎CT
為了診斷頸椎病,有時患者還需要做一些肌電圖和誘發電位的檢查。這是一種定位檢查,通過檢查能夠判定出哪個神經根受到了壓迫,是骨科疾病診斷經常要依賴的檢查。
本文系原創作品,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