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各種肝病。患上肝病的患者若不妥善治療或保養,則會導致病情的惡化,造成肝硬化。肝硬化對人體的威脅非常大,稍有不慎就容易誘發肝癌。賈克東博士表示,正確的對待肝硬化的診斷,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治療非常關鍵。
肝硬化的形成。半數為乙肝病毒所致
“肝硬化是由肝細胞廣泛變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以及肝細胞結節狀再生,這三種病變反復交錯進行而導致肝臟變形、變硬的一種慢性肝臟疾病。”賈克東主任說,“它可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引起,我國肝硬化半數為乙肝病毒所致。乙肝病毒感染者約10%轉為慢性乙型肝炎,而其中約5%患者久治不愈會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的發展有一個由輕到重的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代償期(早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期(晚期)肝硬化。代償期(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表現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腹部不適等;失代償期(晚期)則會出現腹水、腹壁靜脈曲張、肝掌、蜘蛛痣等表現;甚至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嚴重并發癥。
得了肝硬化別驚慌
許多患者一旦檢查發現得了肝硬化就非常恐懼,好像世界末日到來一樣。“其實除了少數晚期失代償性肝硬化外,絕大多數患者經過有效治療都可過上正常人一樣的生活,甚至有不少的患者仍然能夠獲得長壽。”因此正確的對待肝硬化的診斷,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治療非常關鍵。一旦被診斷為肝硬化后,建議患者要配合醫生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明確導致肝硬化的原因。如果是慢性乙肝造成的,應盡快進行抗病毒治療;如果是長期飲酒引起的,應馬上戒酒。
其次,檢查肝功能。如果血清轉氨酶升高證明肝炎仍然在活動,應盡快有效護肝,使肝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只有控制了肝臟炎癥才能有效阻止肝硬化的發展。
最后,評估肝硬化并發癥的情況。并發癥主要有食道胃底靜脈曲張、脾功能亢進、腹水和肝癌,并發癥的出現可進一步導致肝臟功能狀態的惡化,可能會加速肝硬化的發展,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的發生,一旦診斷肝硬化應該盡快進行B超、CT、胃鏡等檢查,根據并發癥程度由有經驗的肝病醫生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
并發癥的處理
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最常見
“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可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誘發肝性腦病,致死率較高。”賈克東主任介紹道,其常表現的癥狀有:嘔血與黑便、頭昏、心慌、乏力、血壓降低,甚至休克。 賈主任表示,靜脈曲張出血的臨床處理可分為三大類:三腔兩囊管機械壓迫止血、藥物治療、內鏡下硬化或者套扎治療。
其中內鏡治療是通過對曲張靜脈注射硬化劑或者結扎、栓塞等措施使曲張靜脈發生炎癥、缺血壞死,從而達到閉塞血管,實現對曲張靜脈出血防治的目的。內鏡治療的方法有套扎法、硬化劑注射以及組織黏合劑注射法等。
肝硬化門脈高壓引起的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死亡率高達50%,反復出血率高達80%,內鏡下治療的目的就是控制急性破裂出血,并盡可能使靜脈曲張消失或者減輕,以防止再出血的發生。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