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受體測定與乳腺癌的療效有明確關系:①雌激素受體陽性者應用內分泌治療的有效率為50%~60%,而陰性者有效率低于10%。同時測定孕酮受體可以更正確地估計內分泌治療效果,兩者皆陽性者有效率可達77%以上。受體的含量與療效的關系是正相關,含量越高,治療效果亦越好。②受體陰性的細胞常是分化較差的。受體陰性的病人術后易有復發。不論淋巴結有無轉移,受體陰性者預后較陽性者差。陽性者如有復發時常傾向于皮膚,軟組織或骨轉移,而陰性者則傾向于內臟轉移。③激素受體的測定目前已用于制訂術后輔助治療的方案,受體陽性者尤其是絕經后的病例可以應用內分泌治療作為術后的輔助治療。而絕經前或激素受體陰性者則以輔助性化療為主。重慶市中醫院乳腺甲狀腺科甘霖
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乳癌是非治愈性的,但對于激素依賴性乳癌卻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療效。癌細胞胞漿和胞核內雌激素受體(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賴性也愈強。而且應牢記,閉經前發生的乳癌與閉經后發生的乳癌在治療上有所不同。
(一)、絕經前(或閉經后1年內)患者的治療
1.去勢治療
包括手術去勢和放射去勢。前者用于全身情況較好,急需內分泌治療生效者;后者用于全身情況差,難于耐受手術者。未經選擇的病例應用卵巢切除的有效率為30%~40%,而激素受體陽性的病例有效率可達50%~60%。目前預防性去除卵巢主要用于絕經前(尤其45~50歲)淋巴結轉移較廣泛的高危險復發病例,同時激素受體測定陽性者,對絕經后或年輕病例則不適合作預防性去除卵巢。
2.內分泌藥物治療
(1)丙酸睪丸酮:100mg,肌注,每日1次,連用5次后,減為每周3次,視癥狀緩解情況及全身反應,可減量使用,持續4個月左右。如用藥6周無效,可停用。
(2)氟羥甲睪酮:與丙酸睪丸酮相似,但雄激素作用相對較少。可供口服,劑量10~30mg/日。該藥分2mg、5mg和10mg三種劑型。
(3)二甲睪酮:睪丸酮衍生物,作用較丙酸睪丸酮強2.5倍,可供口服,150~300mg/日。
(二)、絕經后(閉經1年以上)患者的治療,可選用下列藥物。
三苯氧胺(TAM):是一種抗雌激素藥物,它與癌細胞的雌激素受體結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常用劑量為10mg,口服,2次/日。再增加劑量不能提高療效。主要副作用有:①胃腸道反應:食欲不振、惡心,個別有嘔吐和腹瀉;②生殖系統:閉經、陰道出血,外陰瘙癢;③精神神經癥狀:頭痛、眩暈、抑郁;④皮膚:顏面潮紅、皮疹;⑤血象:偶有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血象低者慎用;⑥個別病人肝功能異常;⑦對胎兒有影響,妊娠、哺乳期忌用。⑧對視網膜有損害,可影響視力。
2009年英國NICE公布了采用芳香酶(aromatase)抑制劑阿那曲唑(anas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及來曲唑(弗隆,1etrozole)治療婦女雌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的指南。這三種藥物可選擇性用作早期侵入性乳腺癌的輔助治療,NICE建議,阿那曲唑用于基本輔助治療,依西美坦作為長期他莫昔芬治療后的輔助治療,來曲唑(弗隆)作為基本輔助治療及他奠昔芬標準治療后的延長輔助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