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這種疾病會讓我們心慌,找不到急救措施,胃出血的癥狀是嘔血和便血,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要著急,首先讓病人平躺,然后送到醫院就診,胃出血的原因在于我們平時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大量喝酒,抽煙頻率大,沒有正常的生規律,使機體不能正常運行,等等原因.
癥狀體征
胃出血癥狀多以嘔血和便血為主。患者嘔血前有惡心感,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雙眼發黑、心慌,甚至暈厥,面色蒼白、口渴、脈快無力,血壓下降等。
1、一般臨床表現
胃出血
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表現取決十出血病變的性質、部位、失血量與速度,與患者的年齡,腎功能等全身情況有聯系。
(1)嘔血和黑便: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惡心嘔吐的,便可有嘔血表現。若出血后立即嘔出,血液呈鮮紅色;若血液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經胃酸作用后再嘔出,則呈咖啡渣樣的棕褐色。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從腸道排出。由于血紅蛋白經腸內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樣黑便。只有當出血量大,血液在腸道內通過很快時,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紅色,或偶爾呈鮮紅色。一般而言,當出血量大時,有黑便又有嘔血;當出血量小時,常常僅有黑便。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腸,嘔血較少見。
(2)出血引起的全身癥狀: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僅在長時間出血后出現貧血。若出血量多又快,則可出現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甚至血壓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現。
(3)原發疾病的癥狀:胃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潰瘍病、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腸癌、急性胃粘膜損傷出血等。若為潰瘍病出血,則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為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則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臨床表現。
2、不同病變的內鏡表現
(1)食管靜脈曲張的內鏡表現通常接曲張靜脈的形態,大小(直徑)、部位及有無紅色征(RC)。
(2)門脈高壓性胃病的內鏡表現PHG內鏡表現為胃錦膜呈淡紅色細斑點或猩紅熱樣疹,鑲嵌黃白色微細網狀結構襯托間隔呈蛇皮狀,即M。。ale病變。胃內有出血的病例,往往在蛇皮狀病變中有出血性紅斑點。
(3)消化性潰瘍新近出血的內鏡表現新近出血的單純性潰瘍有不同的內鏡表現,對判斷是否再出血有重要的意義。內鏡表現通常分為:活動性出血;見到非出血性血管;黏附血凝塊;非血管滲血:扁平斑點;清潔基底。
用藥治療
常規處理
①患者應平臥位,煩躁不安時可肌注安定10mg;
②嘔血者應禁食,單純黑糞者可進流質飲食;
③病情嚴重者應吸氧;
④放置胃管,吸出胃內積血,了解出血情況,并可灌注藥物;
⑤加強護理,防止嘔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炎或窒息。
一般治療方法
判定急性胃出血,主要是根據急性大嘔血和黑便。一般出血不超過500毫升,多以嘔血為主,也有以便血為主。患者嘔血前有惡心感,便血前有便意感,便后雙眼發黑、心慌,甚至暈厥。病人面色蒼白、口渴、脈快無力,血壓下降。潰瘍病患者多發生有規律的上腹痛,用堿性藥物可使疼痛得以緩解。X線鋇餐檢查對潰瘍病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胃癌病人除可能被觸及包塊外,還有明顯食欲不振、上腹不適、消化不良及消瘦等表現,且病情發展迅速。X線鋇餐檢查及胃鏡檢查有助于確診。藥物引起的急性潰瘍或外傷引起的應激性潰瘍者,大都有長期內服阿斯匹林、考的松等藥物的歷史或近期做過大手術、發生嚴重燒傷等情況。
對大部分急性胃出血患者可采用非手術的方法予以治療。具體措施包括輸血、輸液、通過不同的途徑使用各類止血藥物。胃癌引起的出血和經上述治療措施仍不能控制的胃出血可考慮手術治療。
止血治療方法
止血劑的應用:
①酌情選用安絡血、止血敏或止血芳酸,加入補液中滴注;
②自胃管灌注濃度為80mg/L去甲腎上腺素或凝血酶;
③胃鏡下局部止血可選用噴灑止血劑,如80mg/L去甲腎上腺素或凝血酶;或者注射止血劑,如1~2mg腎上腺素加入10%鹽水10ml,作分點注射;或高頻電凝止血;或微波止血;或激光止血。
胃出血急救措施
①輸血量估計,輕度出血時以輸液為主,可暫不輸血;中度出血需補充血液400~600ml;重度出血需輸血900~1200ml,甚至更多。
②輸液量估計,原則上是量出為入。可根據中心靜脈壓測定,調節輸液量和速度。液體選用晶體液與右旋糖酐。
③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平衡。
飲食保健
胃出血是潰瘍病常見的并發癥。胃出血時一般來說,只要無嘔血,都可以進食。但是,嘔血的病人一定要禁食,以防進食嘔吐或嘔血造成窒息。通常在停止嘔血12小時后,不管是否還有黑便均可考慮恢復進食。如又有嘔血,則再次禁食。
胃出血后吃東西的問題一般都要掌握下述原則:開始以進食流質、米湯、藕粉較好,飲用牛奶要適量。不要飲用太酸太甜的食物,這些均使產酸增多。要少量多餐,飲食溫熱,過熱的食物有可能使胃黏膜的血管擴張,不利于止血。濃茶、濃咖啡均應避免。如食物清淡無味時,添加少許食鹽無害。出血停止后,可逐步增加食物的品種與數量。
預防護理
預防保健
1.規律飲食,不要暴飲暴食,按時吃飯.,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
2.保持情緒的良好,不要悲觀,胃是最受情緒影響的器官之一。
3.加強體育鍛煉是治療的關鍵,慢跑,打太極拳等。
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休息,避免熬夜及過度勞累 。
2.三餐定時定量,宜少量多餐,不可暴飲暴食 。
3.戒煙、避免酒類、咖啡因(咖啡、濃茶、可樂、可可亞)、辣椒、胡椒等刺激性食物攝取,食物亦不宜過甜過咸及過冷過熱。
4.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飯后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
5.生活規律,避免熬夜,心情保持愉快,減少無謂的煩惱 。
6.以易於消化的烹調方式為主(如蒸、煮、燉)等 。
另外,還需注意:
1.減少誘發因素,包括戒煙、不飲烈性酒,加強自我保健,注意生活飲食規律。同時,盡可能少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藥物,如必須服用,應加服H2受體拮抗劑或堿性抗酸劑、胃粘膜保護劑、質子泵抑制劑等。
2.凡潰瘍病復發次數多、潰瘍愈合慢、曾出現并發癥(如上消化道出血、潰瘍穿孔、幽門梗阻)的病人應堅持維持治療。
3.對年齡大、全身有較嚴重的伴隨疾病或需經常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的患者,應給予維持治療。
4.對有潰瘍病復發癥狀者,原則上應進行胃鏡檢查,以確定是否復發、是否仍為良性潰瘍。要警惕極少數良性胃潰瘍在反復破壞和再生的慢性刺激下發生惡變。
5.在認真進行維持治療的同時或停藥后不久即出現潰瘍病復發者,應及時去醫院復診,了解是否又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或伴有其他疾病,以免耽誤診斷和正確治療。
病理病因
引起胃出血的病因很多,但以胃、十二指腸潰瘍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引起的出血最為常見。
胃出血
1、胃、十二指腸疾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粘膜糜爛、應激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癌、胃息肉、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脫垂、手術后吻合口潰瘍、套疊、胃肉芽腫病變、十二指腸憩室。
2、食管疾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食管責門粘膜撕裂綜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炎、食管潰瘍、食管癌、食管良性腫瘤、食管憩室。
3、血管病變:主動脈瘤、脾動脈瘤、胃壁內小動脈瘤、血管瘤、胃粘膜下動靜脈畸形、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
4、肝膽胰疾病:肝硬化伴門脈高壓癥、肝癌伴門脈高壓癥、門靜脈血栓形成、門靜脈阻塞綜合征、膽道出血、壺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腸、急性胰腺炎。
5、全身性疾病和其他: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肺原性心臟病、肺氣腫合并感染、凝血機制障礙、白血病、紫癜、血友病、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淋巴瘤、尿毒癥、淀粉樣變性、結節病。
以上內容是介紹有關胃出血的相關介紹,包括胃出血疾病的癥狀,預防等,想必大家也仔細閱讀了,這種疾病多數是我們生活習慣不良造成的,平時,我們一定要多做鍛煉,多休息,又規律的生活,不要暴飲暴食,大量喝酒,大量抽煙,這些都會造成胃出血,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阿.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