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現今世界上比較常見的腫瘤之一,在我們國家淋巴瘤患者是很常見的,近幾年來,我國淋巴瘤患者成穩步上升的趨勢。因為淋巴系統遍布全身,故淋巴瘤的種類很多,腮腺腺淋巴瘤是淋巴瘤的一種,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腮腺腺淋巴瘤的病理。
腮腺腺淋巴瘤來源于腮腺上皮及腮腺內和腮腺周圍淋巴結。本病首先由Albrecht和Arzt在1910年報道,1929 年由Warthin 命名為乳頭狀淋巴囊腺瘤,該腫瘤95 %以上發生于腮腺, 極少數見于頜下腺,男女比例在1.6∶1 到10∶1 ,有多灶性和雙側涎腺發病特點,偶有家族性發病的報道 。
在腮腺腫瘤中,腺淋巴瘤發病率僅次于腮腺多形性腺瘤, 約占涎腺良性腫瘤的6% ~10%。有文獻報道85%的腺淋巴瘤患者有長期吸煙病史 ,
組織來源:腫瘤來源于涎腺導管上皮,也可來自于涎腺被膜內淋巴結內異位腺體。Allegra根據電鏡觀察發現此瘤頗似一種遲發性過敏性疾病,與橋本甲狀腺炎相似,并用免疫熒光素證明此瘤囊內及細胞間隙中有IgG,因此推論腺淋巴瘤不是一種腫瘤而是自身免疫疾病。
病理表現:
3.1 肉眼所見:腫瘤呈圓形、卵圓形或扁圓形。表面光滑或呈分葉狀。包膜完整,質較軟,可有囊性感,內含漿液或粘液樣物質,可見細小乳頭,呈灰白色。
3.2 顯微鏡下所見:腫瘤由上皮成分和淋巴樣組織構成。上皮細胞排列成雙層,內含有嗜酸性顆粒的高柱狀細胞組成,核深染,位置近細胞頂端,排列整齊;外層為立方 形,可為單層,也可多層,排列雜亂。腺管和囊腔內通常含有嗜酸性分泌物或無定形物,可有膽固醇結晶的裂隙、少量的炎細胞、巨噬細胞組成,伴有少量漿細胞浸 潤,含有許多生發中心。淋巴樣組織中出現輕度或局灶性纖維變性,可完全由纖維組織代替,有的可伴有炎細胞浸潤和局灶性壞死。
免疫組化:細胞角蛋白(keratin)反應強陽性,漿內充滿棕黃顆粒。葉間導管和瘤間質內呈中反應,Myoglubin無反應。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了解了腮腺腺淋巴瘤的病理是怎么樣的。了解腮腺腺淋巴瘤的病理表現,可以讓患者及大家更好的認識腮腺腺淋巴瘤,以便引起大家對于腮腺腺淋巴瘤的重視。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