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有很多朋友也有了自己的樓房,但是在裝修之后,因為氣味比較重,所以都會在家里面養上一些綠色的植物,市面上比較受歡迎而且好活的植物,除了綠蘿就是垂盆草了,而且垂盆草本身還是一種中藥材,有很高的入藥價值,那么究竟垂盆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分別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垂盆草別名為狗牙半支、石指甲、半支蓮、養雞草、狗牙齒、瓜子草。本品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鮮或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鮮用或干燥。本品性狀莖纖細,長可達20cm以上,部分節上可見纖細的不定根。3葉輪生,葉片倒披針形至矩圓形,綠色,肉質,長1.5-2.8cm,寬0.3-0.7cm,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狹,有距。氣微,味微苦。
垂盆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垂盆草味甘、淡,性涼。歸肝、膽、小腸經。具有清利濕熱,解毒的功效。用于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急、慢性肝炎。
其用法用量內服為煎湯,15-30g;鮮品50-100g;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搽;或取汁外涂;或煎水濕敷。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對于水火燙傷,可用鮮草洗凈搗汁外涂;用于癰腫初起,除煎湯內服外,同時用鮮草洗凈搗爛外敷,還可消癰退腫。垂盆草善解蛇毒,為民間治療毒蛇咬傷的常用藥品,可單用鮮草半斤,用冷開水洗凈,搗爛絞汁內服,每日一至二次;也可配合半枝蓮、野菊花、鬼針草、車前草、生大黃等藥煎湯內服,并用鮮草洗凈搗爛外敷。單用本品治療傳染性肝炎(包括急性黃疸性肝炎,急性無黃疸性肝炎,以及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動期),對降低血清轉氨脢有一定作用,且可使患者的口苦、胃口不好、小便黃赤等濕熱癥狀減輕或消除。此外,本品近又用于癌腫。
垂盆草原為民間治療瘡癰及毒蛇咬傷的常用草藥,但因一般中藥店不備,故過去在臨床上殊少應用。近年來發現本品可用治傳染性肝炎,對降低轉氨脢有良好的近期療效;根據臨床初步體會,有些病患在停藥后又有轉氨脢升高的現象,為了提高療效,有待進一步實踐與研究。
垂盆草禁忌: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