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盜墓的小說非常風靡,我們都被里面的東西所吸引,其中有一種叫做陰沉木,據說它是經過幾千年的變化才形成的,而且自身帶有一種淡淡的香味,配上這個名字,真的是讓人陷入了遐想和沉思,最主要的是它居然還是一種藥材,那么到底什么叫陰沉木有什么功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什么叫陰沉木?
《辭海》1979年版認為“木材因地層變動而久埋于土中者,稱為‘陰沉木’,也叫‘陰木沙’。一般多為杉木,質堅耐久,舊時以為制棺木的貴重木料。”山之北,水之南皆曰陰,一般將生于山北或秋冬生者稱之為陰木。而陰木顯然與陰沉木有異,陰木為生于地上之木,陰沉木則是久埋于地下之木。
異道行在大眼牛烏之賊聯盟論壇中將其本質總結歸納為:陰沉木的本質是碳化木(特殊地理狀態下,某些特別的樹種自然碳化了的木頭),它介于碳和木之間,有著自己獨特的木質性質,而是否屬于陰沉,一般看碳化的程度,碳化得太厲害反就成煤炭了。由于陰沉木其一般渾身烏黑,于是四川一帶都形象的稱為“烏木”,后來就流傳開了變成了對陰沉木的俗稱,它和中國紅木標準中的“烏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古沉木(陰沉木)又稱烏龍木、烏木、沉木、炭化木、東方神木等,系古時沉于水土之中的木材。遠古時期,原始森林中的大片名貴木材,受地震、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侵襲,成為被深埋于江河、湖泊、海底的枯木殘根。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枯木殘根在水底泥沙中浸泡和磨壓,改變了原來的物理性能:木質內在的脂肪、糖類等都在水中溶解得干干凈凈,清除了蛀蟲、細菌的生存空間。有的被水底的泥沙腐蝕得絲絲縷縷,強化了材質的肌理美感;有的則變得剛勁挺拔,顯示出崢嶸之姿,形成了古樸凝重、銅打鐵鑄般的效果。其色澤也千差萬別,有棕色、灰色、紫色、黑色,也有外紅內黑或是黑皮黃心的。
時間長的古沉木,則明顯“碳化”,顯現出煤樣的黑色,奇譎而神妙。根據科研機構的檢測,古沉木曾深藏于地下達3000年至12000年之久,有的甚至達數萬年之久;更令人稱道的是它不變形、分量重、密度高、不會被蟲蛀,有的古沉木可與紫檀木媲美,堪稱樹中之精、木中之魂,故世人將古沉木視為避邪、納福、鎮宅的寶物,有“縱有黃金滿箱,不如烏木一方”之說。古沉木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瑰寶,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材質較好之古沉木頗難尋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