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有很多原因,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詳細的檢查設備的,一般當患者出現了吐血的情況之后,都會先給患者使用一些止血的藥物,來緩解吐血的情況,蒲黃這種藥材就有非常不錯的止血效果,除此以外,它對于女性的月經不調治療也是有幫助的,那么到底蒲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蒲黃的功效和作用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打腫痛、血淋濕痛。
1、《綱目》:《本事方》云,有士人妻舌忽脹滿口,不能出聲,以蒲黃頻摻,比曉乃愈。又《芝隱方》云,宋度宗,一夜忽舌腫滿口,用蒲黃、干姜末等分,干滌而愈。據此二說,則蒲黃之涼血活血可證矣。蓋舌乃心之外候,麗手顧陰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陰陽能相濟也。
2、《本草匯言》:蒲黃,性涼而利冶g潔膀骯之原,清小腸之氣,故小便不通,前人所必用也。至于治血之方,血之上者可清,血之下者可利,血之滯者可行,血之行者可止。凡生用則性涼,行血而兼消;炒用則味澀,調血而且止也。
3、《藥品化義》:蒲黃,若謠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補脾之藥,攝血歸源,使不妄行。又取體輕行滯,昧甘和血,上治吐艦喀血,下治腸紅崩漏。但為收功之藥,在失血之韌,用之無益。若生用亦能涼血消腫。
4、《本經逢原》:蒲黃,《本經》主心腹膀脫寒熱, 良由血結其處,營衛不和故也。與五靈脂同用,胃氣虛者,入口必吐,下咽則利。舌根脹痛,亦有屬虛火旺者,誤用前法(指同干姜未干摻),轉傷津液,每致燥濕愈甚,不可不審。
5、《本草正義》:蒲黃,專人血分, 以治香之氣,兼行氣分,故能導瘀結而治氣血凝滯之病。東壁李氏員謂其涼血、活血,亦以水產之品,故以為涼。頤謂蒲本清香,亦有宰味,以《本經》葛蒲辛溫例 之,必不可以為寒涼。蒲黃又為蒲之精華所聚,既能逐痰,則辛散之力可知。況心腹結滯之痛,新產瘀露之凝,失笑一投,捷于影響,雖曰靈脂導濁,是其專職,然蒲黃果是寒涼,必非新產有痰可用。若舌瘡口瘡,皮膚濕癢諸病,敷以生蒲黃細粉可愈,則以細膩粘凝, 自有生肌之力,非僅取其清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