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小學的時候肯定都學過王安石的那首《梅花》吧,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那會兒讀書的時候念這首詩可有感覺了,我們都知道堅韌不屈,高潔是梅花的特點,古人也經常會作詩來贊美梅花,或者通過梅花來表達自己堅韌不屈,高潔的品質,于是,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梅花,那么,臘梅花的特點是什么呢?
臘梅花是中藥蠟梅花的別名,主治:暑熱煩渴;頭暈;胸悶脘痞;梅核氣;咽喉腫痛;百日咳;小兒麻疹;燙火傷。
臘梅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貴觀賞花木,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臘梅文化。唐代詩人李商隱稱臘梅為寒梅,有“知訪寒梅過野塘”句。《姚氏殘語》又稱梅為寒客。臘梅花開春前,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放花,故人稱早梅。臘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臘梅花開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臘梅花開之日多是瑞雪飛揚,欲賞臘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又因臘梅花入冬初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臘梅,落葉灌木,高2-4m。莖叢出,多分枝,皮灰白色。葉對生,有短柄,不具托葉,葉片卵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3-7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楔形或圓形,上面深綠色而光亮,老時粗糙,下面淡綠色,光滑,有時于葉脈上略被疏毛。花先于葉開放,黃色,富有香氣;花被多數,呈花瓣狀,成多層的覆瓦狀排列,內層花被小形,中層花被較大;黃色,薄而稍帶光澤,外層成多數細鱗片;雄蕊5-6個,藥外向;心皮多數,分離,著生于花托的內面;子房卵形,1室。瘦果,橢圓形,深紫褐色,疏生細白毛,內有種子1粒。
常見品種
臘梅原產我國中部,其中河南省鄢陵縣之臘梅,曾有“鄢陵臘梅冠天下”之譽。臘梅品種,大體有5種:
(1)素心梅
花瓣長橢圓形,向后反卷,花色淡黃,心潔白,花香芳馥,因其花朵較大,又稱“荷花梅”。
(2)虎蹄梅
花大色黃,花瓣較圓,中心小花瓣微帶紅紫色;花像虎蹄,香氣濃開花早。
(3)磬口梅
花瓣較圓,色深黃,心紫色,香氣濃,因其花心紫色,又稱“檀香梅”。
(4)金鐘梅
花大黃色,形似金鐘,重瓣,香氣亦濃。
(5)狗牙梅
花瓣尖而形較小,外輪花瓣淡黃色,內輪花瓣有紫條紋,香氣淡,因其花九出,又稱“九英梅”。
上述5種中,以素心梅和磬口梅較為珍貴,色香俱佳,最具觀賞價值。
臘梅原產我國中部各省,現各地均有栽培。性喜陽光,亦稍耐陰,較能耐旱,害怕水澇。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卻畏風,在當風口種植的臘梅,小花蕾常不開放或花瓣常被吹焦枯萎,花期延遲。故臘梅一般多栽在背向陽處。性喜肥,適于栽植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略帶酸性的輕壤土中。根蘗叢生,耐修剪,萌生力強,先開花,后生葉,在一年生枝上著蕾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