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它,我以為它是紅棗的其中之一,如果你也這么認為,那我只能說:吃貨相見恨晚;它是猴棗,因長相和顏色像極了紅棗而得名,可味道卻與紅棗相差頗多;它來源于調皮的猴子,是獼猴內臟的結石,具有清熱解毒功能;這樣說來,它倒是于牛黃有幾分相似之處,都產自動物內臟,功效相似,下面,一起詳細來看猴棗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猴棗,橢圓形,略似小棗,大者如雞蛋,小者如黃豆,一般如蓮子大。表面青銅色或綠黑色,平滑而有光澤。質地硬而脆,擊之易碎,端面灰黃色,有層次,中央有核。氣微香,味微苦澀,嚼之有砂性。以個大、色深、質脆者為佳。產印度、馬來半島及南洋群島等地。
治小兒驚風,痰多氣急,喘聲如鋸,煩躁不寧:羚羊角一錢,麝香四分,猴棗四錢,煅月石一錢,伽南香一錢,川貝母(去心)二錢,青礞石(煅成絳色,水飛)一錢,天竹黃(飛)三錢。各取凈粉,除麝香、伽南香外,先將其余藥粉充分和勻,研至極細,隨后加入麝香、伽南香 二味細粉和勻,瓶裝封固。每次服一至二分,日服一至二次,用溫開水送服。
猴棗呈長圓形或卵圓形或扁圓形。形似棗故名“猴棗”。表面灰黑色、暗黃色,或蛋青色,有光澤。質較脆,斷面呈重疊環紋層,內有核子,其核有柴梗、果柄、石子(核子不入藥)。出自《藥物出產辨》:猴棗生于老猿猴之胃及肝膽間,緣猿猴常食各種山果,積年累月,其精液所結成為石者,形如棗,猶如牛之生黃,狗之生寶。故治效亦相類也。猴棗為治熱痰最靈捷之圣藥,功勝西黃八寶散,暨諸祛熱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