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橘絡,它還有別的名子叫做橘絲等等,它是蕓香科得福橘等等許多種的橘類的果子的內層的筋絡,呈長條形的網絡狀,多為淡黃白色,陳久則變成棕黃色,上端與蒂相連,其下則筋絡交叉而順直,每束長約6~10厘米,寬約0.5~1厘米,蒂呈圓形帽狀,十余束或更多壓緊為長方形塊狀,質輕虛而軟,干后質脆易斷,氣香,味微苦,以整齊、均勻、絡長不碎斷、色黃者為佳,具有通絡,理氣,化痰的功效,橘核橘絡的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功效分類:通經藥;理氣藥。性味 :甘苦,平,《本草撮要》:"味淡微苦。"《本草便讀》:"甘,寒。"《四川中藥志》:"性平,味甘苦,無毒。"歸經 《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功能主治 通絡,理氣,化痰,治經絡氣滯,久咳胸痛,痰中帶血,傷酒口渴。《日華子本草》:"治渴及吐酒,炒煎湯次甚驗。"《綱目拾遺》:"通經絡滯氣、脈脹,驅皮里膜外積痰,活血。"《本草求原》:"通經絡,舒氣,化痰,燥胃去穢,和血脈。"《四川中藥志》:"化痰通絡,治肺勞咳痰、咳血及濕熱客于經隧等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
橘絡又名橘絲、橘筋,橘子的果皮內的筋絡。由果皮內撕下,曬干即得。多為淡黃白色,陳久則變成棕黃色。具有通絡,化痰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脅作痛。許多人吃橘子時,都喜歡將橘瓤外白色的筋絡扯得一干二凈,其實,這種吃法是不科學的。中醫認為橘絡具有通絡化痰、順氣活血之功,不僅是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療佳品,而且對久咳引起的胸脅疼痛不舒還有輔助治療作用。現代營養學研究認為,橘絡中含有一種叫路丁的物質。路丁能使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致密性,可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有防止高血壓病人發生腦溢血、糖尿病人發生視網膜出血的作用。對于平時有出血傾向的人,特別是有血管硬化傾向的老年人,食橘絡更是有益無害。
敗毒抗癌的作用,用于癌瘤積毒:骨血管瘤 橘絡、骨碎補、龍骨、牡蠣、續斷、黃精、海藻、昆布、狗脊寄生、忍冬藤各60克,三棱、莪術、丹參、虻蟲、乳香、沒藥各30克,杜仲、夏杜草各90克,石斛180克,蜈蚣15條 共搗碎,水煎3次,煎液合并,加蜂蜜500克,重湯文火熬成稠膏,每服30克,日4次。能使腫瘤縮小,壓迫癥狀緩解??山Y合放射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