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是一種動物,它外表就像是一層保護甲一樣保護著自己,而且在國內的這種動物已經被列為保護動物的名單當中,所以說能在市場上面賣到這種動物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穿山甲為鯪鯉科,有著動物鯪鯉的鱗片,處方名有炮山甲、醋山甲、炮甲珠或炒甲片等,其味咸,性微寒,入肝、胃二經,李時珍曰:“穿山甲入厥陰、陽明經,古方鮮用,近世風瘧、瘡科、通經、下乳,用為要藥,蓋此物穴山而居,寓水而食,出陰入陽,能竄經絡,達于病所故也,”并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穿山甲“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絡,下乳汁,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
孕婦如果通經下乳產后乳汁不下,用炮甲片10克,王不留行10克,通草6克,當歸10克,黃芪30克,燉豬蹄服;若乳房脹痛發硬而乳汁不下者,用當歸12克,炙山甲12克,王不留行15克,通草、路路通、漏蘆各9克;若為婦女閉經時,可用炮甲珠粉6克,沖黃酒分3次服用,經行即停服。中醫常以其走竄之性無所不至,用于宣通臟腑,疏暢經絡,透達關竅,開血凝,散血聚,消腫排膿,活血下乳,那么應該怎么樣來使用穿山甲呢?穿山甲的藥理作用是什么?
風寒濕痹對風寒濕痹而致的手足麻木,四肢疼痛,拘攣等癥,可用穿山甲通經絡,活氣血。常配合羌活、防風、天麻、獨活、當歸、川芎、桂枝、伸筋草、威靈仙、絡石藤等同用。如治風濕痹痛可取穿山甲15克,威靈仙30克,宣木瓜30克,細辛15克,以酒1000毫升浸泡7天后,每服20毫升,日服2次,其效較好。
此外,穿山甲還可外用止血。以炒山甲、鱉甲等藥,配伍田三七、丹參、茵陳、田基黃、太子參、茯苓、白芍、女貞子、黃芪、糯米根等藥物組方的“二甲湯”,軟堅,活血,清熱,益氣,養陰,治療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也頗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