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它還算熟悉,或許它曾是你手中的玩具,但你未必能知道它叫什么,更別提它作為中藥材的功效了;它是松節,為松科植物油松、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結節,具有一定的鎮痛、抗炎作用;提取的酸性多糖顯示抗腫瘤作用;提取的多糖類物質、熱水提取物、酸性提取物都具有免疫活性;這回知道它的名字了,那你知道松節別名又叫什么嗎?
松節別名黃松木節、油松節、松郎頭 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油松、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結節。性味歸經為苦,溫,歸肝經。功效為祛風燥濕,止痛。用于主風寒濕痹,歷節風痛;腳痹痿軟;跌打傷痛。油松、馬尾松的松節主要含纖維素,木質素,少量揮發油(松節油)和樹脂;揮發油含α-和β-蒎烯約90%以上。另含少量的樟烯、二戊烯等,還含油脂。油松的松節還含熊果,,異海松酸。
松節出自《本草經集注》。《本草圖經》:“方書言松為五粒,字當讀為鬣,音之誤也。言每五鬣為一葉,或有兩鬣、七鬣者。松歲久則實繁,中原雖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綱目》:“松樹,磊砢修聳多節,其皮粗厚有鱗形,其葉后雕。二、三月抽蕤生花,長四、五寸,采其花蕊為松黃。結實狀如豬心,疊成鱗砌,秋老則子長鱗裂。然葉有二針、三針、五針之別,三針者為栝子松,五針者為松子松。其子大如柏子,惟遼海及云南者,子大如巴豆可食,謂之海松子。”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等取油松的松頭、松節、松針各半斤,當歸2兩,制成復方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兩次,每次3毫升;或穴位注射每日兩次,每次1毫升。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等風濕痛癥204例,治愈33例,顯效92例,有效66例,無效13例。此藥似有祛風、鎮靜止痛、消炎等作用。以穴位注射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