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玳花是一種多分布于中國南部的常綠灌木,熟悉玳玳花的生活習性,了解并掌握玳玳花的功效與作用,對我們充分利用玳玳花的藥用價值有很大的幫助。玳玳花,別名回青橙、枳殼花、酸橙花,常綠灌木,枝楞、細長,葉互生,革質,橢圓形,春夏開白花,香氣濃郁,果實扁球形,當年冬季為橙紅色,翌年夏季又變青,故稱:"回青橙",因有果實數代同生一樹習性,亦稱"公孫桔"。
玳玳花的形態特征:玳玳花,又名玳玳橘、回青橙、回春橙。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5-10m。小枝細長,疏生短棘刺。葉互生,具柄;葉翼寬闊;葉片革質,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漸尖,鈍頭,基部闊楔形,邊緣具微波狀齒,葉面具半透明油腺點。花單生或簇生于葉腋;花萼杯狀,先端5裂,近卵圓形,有緣毛;花瓣通常5,長圓形,白色;雄蕊約25個,花絲基部連合成數束;子房上位,扁球形,花柱圓柱形,柱頭頭狀。柑果橙紅色(留在樹上至次年夏間又轉為污綠色),近圓球形,徑7-8cm,有增大的宿存花萼;瓤囊約10瓣。種子橢圓形,先端楔形。花期5月,果熟期12月。
性狀鑒別:花蕾略呈長卵圓形,先端稍膨大,長1-1.5cm,直徑6-8mm,有梗。花萼灰綠色,皺縮不平,基部聯合,裂片5片,有凹陷的小油點;花瓣5片,覆瓦狀抱合,黃白色或淺黃棕色,表面有棕色油點和縱紋;雄蕊多數,黃色,花絲基部聯合成數束;雌蕊棒狀,子房倒卵形,暗綠色。體輕,質脆易碎。氣香,味微苦。以色黃白、香氣濃郁、無破碎者為佳。
玳玳花的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幼苗怕霜凍,成苗后抗寒能力增強。最適宜溫度20-23℃,溫度低于-4℃則易遭凍害。耐濕,不耐干旱,年降雨量在1000- 20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65%-75%最為適宜生長。長江以南可露地栽培;華北多盆栽。以向陽背鳳山坡、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堿性土壤不宜栽培。分布于中國南部各地,江蘇、浙江、廣東、貴州等地有栽培。
玳玳花的功能主治及注意事項:
功能主治:行氣寬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悶脹痛、食積不化、痰飲、脫肛、疏肝,和胃,理氣。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少食。
注意事項:玳玳花全草都含有強心甙和非強心甙的多種成分,見于許多國家的藥典之中。中醫稱之為福壽草。它具有強心、利尿、鎮靜及減慢心率的功能,能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脊髓反射機能亢進,用于急性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臟性水腫和心房纖維性顫動,與溴化銀的合用能加強對癲癇病的治療作用。
玳玳花的減肥功效:玳玳花味甘,微苦。疏肝和胃,理氣解郁。主治胸中痞悶、脘腹脹痛、嘔吐少食。清血,促進血液循環,舒肝、和胃、理氣,適合脾胃失調而肥胖的MM。有破氣行痰,散積消痞之功,治咳嗽氣逆胃腕作痛等功效。玳玳花是一種美容茶。玳玳花略微有點苦,但香氣濃郁,聞之令人忘倦。可鎮定心情,解除緊張不安,此外,也有助于緩解壓力所導致的腹瀉,能清血、促進循環,還有減脂瘦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