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房里的大多數中藥材是取自植物的某個部位將其處理后得到,有的也是取自植物自身產生的東西,下面簡介有關沒藥的功效與作用,沒藥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CommiphoramyrrhaEngl.或愛倫堡沒藥樹的膠樹脂,又名末藥(《綱目》)。主產于非洲索馬里、埃塞俄比亞以及印度等地,采集由樹皮裂縫處滲出的白色油膠樹脂,于空氣中變成紅棕色而堅硬的圓塊。
打碎后,炒至焦黑色應用。主治胸腹瘀痛、痛經、經閉、癥瘕、跌打損傷、癰腫瘡瘍、腸癰、目赤腫痛。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等功效。活血化瘀藥。
飲片
制沒藥:不規則形的團塊或小塊,長1-2cm。表面黑棕色至黑褐色,粗糙,質硬,破碎面棕褐色;氣香特異,味苦。醋沒藥:小碎塊狀或圓顆粒狀,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油亮,有醋氣。炒沒藥:形如醋沒藥,表面有光澤,氣微香。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藥忌宜
孕婦忌服。①《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②《本草經疏》:“凡骨節痛與夫胸腹脅肋痛,非瘀血停留而因于血虛者不宜用。產后惡露去多,腹中虛痛者不宜用。癰疽已潰不宜用。目赤膚翳非血熱甚者不宜用。”
藥物配伍
配乳香,活血散瘀、行氣舒筋;配穿山甲,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配雄黃,消腫生肌、燥濕解毒。
處方名
沒藥,末藥,制沒藥,炙沒藥,醋炒沒藥,明沒藥,生沒藥,生明沒藥。處方中寫沒藥、末藥均指生沒藥。為原藥去雜質,打成碎塊入藥者。制沒藥又稱炒沒藥。為凈沒藥用文火炒制后入藥者。醋炒沒藥又稱炙沒藥。為凈沒藥炒至熔化時,淋灑米醋,炒干水分,取出,然后入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