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時候,中藥可是特別受歡迎的,其實不管現在還是過去,對于調理來說,中藥可是一直都比較好的東西,那么,究竟大風子仁到底是什么呢?大風子略呈不規則卵圓形,表面灰棕色至黑棕色;較小一端有凹紋射出,全體有細的縱紋,種皮堅硬,內表面淺黃色至黃棕色,與外表面凹紋末端相應處有一棕色圓形環紋,種仁外被紅棕色或黑棕色薄膜。
干燥的成熟種子,呈不規則的卵圓形,或多面形,稍有鈍棱,長約1~2.5厘米,直徑約1~2厘米。外皮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細紋,較小的一端有明顯的溝紋。種皮厚而堅硬,厚約1.5~2毫米,內表面光滑,淺黃色或黃棕色,種仁與皮分離,種仁兩瓣,灰白色,有油性,外被一層紅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氣微,味淡。以個大、種仁飽滿、色白、油性足者為佳。
臨床應用為治療麻風:大楓子仁歷來是治療瘤型麻風的有效藥物,但由于辛、熱、有毒,故臨床上單獨用,云南大風子大楓子仁以治療麻風者殊鮮。通常制成復方丸劑,如江蘇地區所用的麻風丸,浙江地區的掃風丸,廣東地區的脾經丸、癘風丸、防風通經丸等,均有一定療效。
人應用后亦有產生頭暈、頭痛、胸痛、噎感、周身不適、發熱、軟弱、失眠、食欲不振、腹痛及全身發熱感。中毒癥狀:惡心,嘔吐,胸腹痛,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腎炎、肝脂肪變性等。解救方法:洗胃,導瀉,服活性炭。對癥治療:胸腹痛可用鎮痛劑;如有溶血,可口服硫酸亞鐵及注射復方卡古地鐵,必要時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