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子性熱,味辛。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種子有毒。人食后常引起頭暈、頭痛、胸痛、噎感、周身不適、失眠、食欲不振、腹痛及全身發熱,對腎臟也有刺激性。那么,大風子的臨床應用都有哪些呢?
臨床應用
①治療麻風
大風子仁歷來是治療瘤型麻風的有效藥物,但由于辛、熱、有毒,故臨床上單獨用云南大風子大風子仁以治療麻風者殊鮮。通常制成復方丸劑,如江蘇地區所用的麻風丸,浙江地區的掃風丸,廣東地區的脾經丸、癘風丸、防風通經丸等,均有一定療效。
②治療蕁麻疹
大風子1兩,大蒜5錢,搗爛,加水100毫升,煮沸約5分鐘,涂搽患部。治療50例,多數外搽1次即見效。
③治療酒渣鼻
大風子肉、胡桃肉、水銀、茶葉各等分。先將茶葉與水銀研合,大風子肉與胡桃肉研碎,然后將4藥混合研細,用麻油拌成糊狀外用。每晨擦1次,治療6例皆愈。但對汞劑有過敏史者忌用。用藥量宜少,多則引起皮炎,如已形成皮炎則應停藥,用2%硼酸水冷濕敷,內服維生素B、C,注射鈣劑,皮炎愈后仍可繼續治療,但藥量應再減少。
不良反應及治療
人應用后亦有產生頭暈、頭痛、胸痛、噎感、周身不適、發熱、軟弱、失眠、食欲不振、腹痛及全身發熱感。還能刺激腎臟,產生蛋白尿及管型。《本草求原》:大風子,須用紋銀煎三日夜,去其浮油,以殺其毒,否則燥痰而傷血。多服必致失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風子及其油脂有毒。中毒癥狀:惡心,嘔吐,胸腹痛,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腎炎、肝脂肪變性等。解救方法:洗胃,導瀉,服活性炭。對癥治療:胸腹痛可用鎮痛劑;如有溶血,可口服硫酸亞鐵及注射復方卡古地鐵,必要時輸血。